↑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4年1月,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孙中山拟定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在黄埔建立一个训练军官的军事学校,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北伐军向全世界发表声明,说明了北伐的爱国目的: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

——(美)费正请《剑桥中华民国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黄埔军校的办学方针。并指出北伐战争的目的。

材料二(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早在1936年处理西安事变时,中国共产党就力主和平解决。

(2)根据材料二,指出“国共两党再度合作”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材料三 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在某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军、伪军2万多人,拔掉据点2000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淞沪战役中,守卫宝山的500名官兵与敌巷战肉搏,全部壮烈殉国。

——摘编自《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3)根据材料三,指出抗日战争时期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其次战役”是指哪次战役?

材料四:廖承志认为:“国其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做出巨大贡献。”

(4)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材料四的观点。

(5)综合所学知识,两次国共合作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八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