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苗族传统文化

①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起源于5000年前居住于黄河中下游的“九黎”部落。后来,由于战事等原因,被迫向西南方向迁徙,黔、湘等地便成了其聚居区。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苗族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如服饰、建筑、节日文化等。

沈从文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中指出苗族服饰是”中国服装史上的活标本”。苗族的服装款式众多、图案多样、颜色丰富并配有银饰。苗族服饰的图案不仅有花、鸟、虫、鱼、蝶等动植物形象,还有锯齿纹、同心圆纹,雷纹和云纹等表示祖先崇拜和图腾的形象,以神话传说为题材的人物画和岩画也有出现。黔西北妇女裙角绣上的三条横线表明祖先之前生活在黄河、长江和平原。“黄河”“长江”“洞庭湖”等图案也被使用于黔东南苗族服饰中,这些图案表明了苗族历史发展的轨迹。苗族服饰图案既包括记载祖先的战争迁徙图案,也有缅怀祖先的祭祀图案等。苗族叙事性服饰图案再现历史,成为苗族的“无字史书”,这种体现在服饰并穿在身上的“历史”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其传承民族历史文化的功能堪比文字。

③苗族大多居住在山区和半山区,苗族建筑文化丰富多彩,特色鲜明,有着浓郁的民族文化底蕴和较高的人文历史价值。“吊脚楼”是苗族建筑富有特色的建筑形式,一般建于山坡或河岸边,以湘西凤凰古城吊脚楼最为典型。其充分利用水面空间,在河岸外悬挑建屋,下用大木构架支撑而形成吊脚,有些下面还有通到水畔的石踏步,极具地域特色。而湘西南的城步苗族吊脚楼,依山而建,设计巧妙。横屋和正屋配置合理,枋柱之间以木榫相扣。楼屋一般为四层,正屋顶层是天楼,用来置放杂物。最底层的下楼用于圈养禽畜,或者用来堆放柴草、粪肥。堂屋位于正屋中楼中央,左侧为茶堂,右侧为住房;横屋中楼通常为客房。正屋上楼为仓库,储放稻谷杂粮,摆放石磨、风车、谷桶等;横屋上楼为子女住房,外有走马栏杆,用于姑娘绣花、缝衣,也可观赏风景,对唱山歌。

④苗族传统节日是苗族节日文化的重要载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跟劳动生产活动相关的节日,主要是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如:活路节、赶秋节、开秧门、跳香会等;跟纪念英雄相关的节日,如:湘西苗区纪念苗族起义首领亚努的“四月八”;跟祭祀相关的节日,如:六月六、跳马节等;跟社交游乐相关的节日,如:七月七,樱桃会、上刀梯等。

⑤历史悠久的苗族传统文化,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促进了社会发展,具有传承民族历史的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

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A.苗族历史悠久,在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如服饰、建筑、节日文化等。

B.苗族叙事性服饰图案再现历史,其传承民族历史文化的功能堪比文字。

C.湘西南的城步苗族吊脚楼,依山而建,设计巧妙,堂屋位于正屋中楼中央,正屋下楼为仓库。

D.湘西苗区的节日“四月八”与纪念英雄相关,是苗族节日文化的载体之一。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按照逻辑顺序,说明了灿烂的苗族传统文化具有传承民族历史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

B.第②段画线句主要运用引资料的说明方法,说明苗族服饰的文化价值,权威且富有说服力。

C.第③段“一般建于山坡或河岸边”中加点的词语“一般”不能删去,否则会影响原文的意思。

D.第②至④段分别说明了苗族的服饰文化、建筑文化、节日文化。这三个段落是并列关系,可以调换顺序。

3.请你根据上文有关知识,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苗族最早的银饰艺术萌芽于巫术图腾活动之中。苗家笃信银器能驱邪逐祟。古时苗民戴上银脖圈,据说能辟邪,确保合家平安。闻名遐迩的黔东南苗族大银角,其造型源自祖先蚩尤“头有角”的形象,旨在祭祀祖先,获得其保佑。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银饰爱惜备至,奉若神明。他们创造了各式各样图案,款式的银饰造型,既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民间气息,又表现出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同时也显示了一个大民族的辉煌与气势。

(1)请说说苗族银饰艺术表现的文化内涵有哪些?

(2)妈妈去湘西苗族聚居地旅游,为小琪买回一个苗族的银手镯,说是有辟邪的作用。小琪认为是封建迷信,心理上并不接受妈妈的礼物。请你谈谈对这件事的看法。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