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文学有什么用

①文学是很综合的东西,功利地说,它可以向你输出几乎所有人文类的基础理念。比如政治,比如历史,比如民俗文化,又比如地理概念。在这个意义上,文学是知识的润滑剂。假如没有文学,我们依旧能靠一本一本的政治、历史书去认识这些领域,但是对于普通人而言,他们不是专业研究者,文学正是在帮助他们用比较轻松的手段理解世界。这样的文学是一种人类常识的灌输与巩固,是一种对人类既有文化的复习。

②文学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当文学由社会中最具有语言能力与思想性的那些人完成时,它是拥有由精英向大众的不由自主的意识形态灌输意义的。所谓意识形态,即对事物的理解、认知。这种灌输的产生并不一定是作者的本意,而是因为意识形态是艺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或多或少会受到作者意识形态的影响,并在自己的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于是,优秀的文学也就确实影响了人类社会“下一步”的走向。

③我们难以被一九九零年的舆论感染,却很容易被一九九零年的文学感染。在保存和重新挖掘人类的社会心态上,文学具有超越其他几乎所有艺术的长久时效性。与电影、漫画这些相对速朽的艺术形式相比,文学的形式是简单的,它几乎只有文字,这种简单为后人对它的理解大开方便之门。同时,文学包涵抒情和感性体验,这意味着和新闻相比,一个世纪后的人依旧有兴趣阅读它,所以文学更容易被后世再挖掘。

④文学作为人类文化的总结,容易作为关于知识的潜规则的基础,这继而使之成为了身份标识。一如老欧洲的贵族应该说法语,文学是不少社会圈子或阶层的通行证,也是想要进入这一圈子或阶层人们的敲门砖。与其他的身份标识相比,文学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它很难一蹴而就,也不会轻易消失,因此具备了比较完美的身份区别能力。

⑤文学有影响其他艺术的作用。写作比起拍电影写歌画画等等,是一门进入门槛最低的艺术。同时,由于其基本只依赖文字这一最基础而最富有变化和革新能力的表达方式,人类对有关文学经验的运用,是这些经验试用于其他艺术的最简单、最没有门槛的手段。人类在会拍电影之前,就已经会在文学中使用镜头,使用无数电影中即将被使用的手法。而文学在电影等新艺术已经获得成效的今日,仍然具有印证、强化观阅者思维模式的功能。人类的审美标准其实是被培养出来的,文学就是审美标准培养中最基础的一环。失去文学作为基础的其他艺术是残缺的。就最简单的例子而言,高级而复杂的对电影、对电视的阅读理解能力,依旧需要中小学的相关文学知识作为基础。人类承载复杂信息的感性表达,全都需要文学上的印证。

1.下列对文学在知识传输、社会发展等方面作用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几乎所有的人文类基础理念都可以通过文学进行传输。

B. 文学通过帮助我们理解知识使学习变得更加轻松了。

C. 作者与读者的意识形态往往能通过文学作品相互影响。

D. 优秀的作者可以通过文学作品来改变社会的发展方向。

2.下列对文学在社会心态、身份区别等方面作用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老的文学作品依然能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B. 文学相比其他艺术包涵更强的抒情和感性体验。

C. 文学是不少社会圈子或阶层的身份标识。

D. 文学的身份区别能力源于它较强的稳定性。

3.下列关于文学影响其他艺术这方面作用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写作更容易取得成就从而带动其他艺术发展。

B. 人们可以参考文学方面的经验创作其他艺术。

C. 文学教育的缺乏不利于人们审美标准的完善。

D. 中小学的文学知识有助于人们理解其他艺术。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