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50分)                                                            社会生活(衣.食.住.行.娱乐等)的变迁是人类历史文化发展最具体.最直接的表现。请你解答如下有关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将表格中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8分)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④________

(2)清末民初,人们的服饰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3)近代交通与通信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4)材料二《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歌词中,人们的希望源于什么?《春天的故事》中1992年“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是指什么?有何影响?(4分)

材料三

(1)依据材料一指出南宋和清朝前期外贸机构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南宋外贸的具体作用和清前期外贸政策的直接后果。

(2)针对材料二所反映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及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

(3)分析材料三(图11)所示中国新时期外贸状况形成的主要原因。

材料四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

材料五:到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9%。

(4)在材料四的思想指导下,结合材料五,说明我国在十四大、十五大上作出了哪些重要决议?

材料六  中国部分年份经济发展指标简表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城镇人口(亿)

上网用户总教(万)

恩格尔系数

(%)

1978年

3624.1

1.7

57.5

2001年

95933

4.56

6800

41.9

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它能够说明(反映)家庭生活水平的程度。

(5)材料六反映了中国社会发生哪些重大变化?(12分)

高一历史综合题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