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7—20题。(共11分)

(一)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yòu)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sù)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shuài)三军,北定中原,庶(shù)竭驽(nú)钝,攘(rǎng)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二)玄德曰:“且勿惊动。”又立了一个时辰,孔明才醒,口吟诗曰:“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孔明吟罢,翻身问童子曰:“有俗客来否?”童子曰:“刘皇叔在此,立候多时。”孔明乃起身曰:“何不早报!尚容更衣。”遂转入后堂。又半晌,方整衣冠出迎。

1..解释下面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

(2)恐托付不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yòu)一年矣。

3..在语段(一)中,诸葛亮叙述了哪三件历史故事?(3分)

4..两个语段刻画了刘皇叔、诸葛亮怎样的性格?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4分)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