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论文化自信

①清末民初,全盘反传统、全盘西化渐成主潮,国人对自己的文化妄自菲薄、自我矮化。胡适说:“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胡适的文化观虽然有批判传统惰性、针砭现实弊端的用意,但由此表现的文化虚无主义的态度和民族自信心的丧失,已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是“文化__【A】__”的典型。

②我们认为,只有批判传统才能真正继承传统,但真正的批判必须是全面深入理解基础上的批判,要避免将某种特定的思想框架强加在传统中国文化之上。不由分说,寻章摘句,以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宰制、肢解传统,先入为主地把中国传统执定为粗糙、落后、保守云云,这类所谓的“批判”实与中国思想文化毫不相干。

③当下,中国文化的复兴已成大势,又有人不加分析地歌颂传统文化,陷入一种“文化__【B】__”情结,好像凡是国学、传统的都是好的。部分人是由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分不清其中的精华与糟粕,经常误把封建迷信思想也当作国学;还有部分人是把国学作为敛财手段,以国学为幌子误人子弟。我们固然要提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但对各种形式的伪国学却一定要加以批判,强调让国学、儒学中的核心价值、做人做事的正道,创造性转化为现代人的人生智慧,以此安身立命。

④所以,要真正弘扬传统文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才是我们应取的态度。钱穆先生说:“欲其国民对国家有深厚之情感,必先使其国民对国家已往历史有深厚的认识。欲其国民对国家当前有真实之改进,必先使其国民对国家已往历史有真实之了解。”这就是说要有一种文化自觉,它源自对固有文化的深度理解。这样的“文化自信”,才是真正的自信,才有助于中国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取材于郭齐勇的同名文章,有删改)

1.依据文意,从下面四个词语中选择两个,分别填入文中【A】【B】处。(填序号)

①自恋   ②自尊   ③自虐   ④自豪

2.根据上下文的论证过程,在第④段的横线处填写句子,恰当的一项是____。(填序号)

【甲】既要抛弃某些误解、成见,也要批判世俗流弊,避免开历史倒车

【乙】不光要大力颂扬,强调全盘吸收,还要努力掀起全民学国学的热潮

【丙】只有先精通西方现代文化,再以之作为取舍的标准来整理传统文化

3.阅读下面一位小学生的日记,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日记中所述现象的看法。

10月31日   星期二  晴

明天就是万圣节了。今天中午,和小伙伴们约好放学后到附近的商店去买“鬼脸”。放学铃声一响,我们几个便迫不及待地冲了出去。可是,到了商店,老板说:“前天刚进的一批‘鬼脸’,今天还没到中午,就已经被抢光了!”真是倒霉!另一个卖“鬼脸”的商店太远了。看来,今年要过一个没有“鬼脸”的万圣节了!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