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议论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理念中,有五个非常重要的字——“仁、义、礼、智、信”,可以说这五个字涵盖了中国人理想的人格精神。其中“信”字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其它四个字的基础。“言而无信,不知其可”,很难想象一个不诚实的人能够有仁爱之心,做义气之举,讲礼貌之言。因此可以说,“信”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最推崇和最依赖的精神理念,它是超越了时代和阶级的一种至高人格标准。

②中国历史上就不乏“信”的经典。孔子的学生曾子,因为妻子随口答应要杀猪给孩子吃,他于是不管乡亲笑他迂腐,说服妻子一起杀猪,煮了肉分给孩子和乡邻们吃;《喻世明言》中的汉朝书生范式与张勋约定两年后在他家见面,范式游魂千里迢迢赶来赴约;商鞅在秦国变法时,宣布谁能搬动立在门口的木头就有赏金,后来他果然给搬动木头的人以重赏……

③言而有信,行而有果。信,必然使人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

④古人云,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必衰。当今社会,“信”尤显重要。一个人要时刻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说了就要做,做不到就不要说。“言而不信,何以为言。”“一言百系”就须“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可以说,在人际交往中,“君无戏言”,更不可信口开河,信口雌黄。失信必寡,寸步难行。时下,流行信用卡,有人说,它是一种时尚潮流、个人身份的象征,有人却戏谑:有信不用卡,无信才用卡。信用被卡住了,就需要这张卡片当通行证。

⑤ “信”的丧失,常常让人言中的陷阱机关显得太多。现如今,很多时候不仅是人言不可信,而且是“人言可畏”。怎样让人言不可畏反而可信呢?前日,与一位诗友谈论信息,他高深莫测地进行了一番剖析,让人醍醐灌顶:“人言”为信,“自心”为息。对信息发布者来讲,若想确保自己的信息算得上可信的“人言”,就要进行一番“自心”的检点。对信息的接受者来说,“人言”是否有诈,是否可信,尚需用“自心”做出冷静清醒的判断。信息能让你发达,也能让你败家破产、身陷囹圄。人言固然不少,鬼言也很多,否则怎么会有“信息垃圾”和“信息战”之说呢?

⑥信,就是一面亮澄澄的镜子,每个人对着照一照,其又早已说得清清楚楚,只是人们在一旁谁也不愿意去揭穿而已。

⑦子日: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我们在召唤“信”的回归时,切莫忘了自己。

1.第②段列举了三个中国历史上“信”的经典事例,请你动用你的日常积累,也举一个同样的历史事例。(语言简洁,100字以内)

2.本文全篇围绕“信”展开论述,其中第④、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3.当前形势下如何营造“信”的社会风气?请细读文本并结合“链接材料”,谈谈你的观点。

【链接材料】

(1)近日,某市一白领打车,答应下车后用手机付款,但司机一直未收到36元车费。司机找到该白领单位,单位因此将其开除。36元给了该白领一个警示,也给大家敲响了警钟。

(2)某市一家卤味店采用自助售卖形式,购买者自行选购,自觉付费。营业两天,顾客的自助付款额还不足商品总价值的30%。人们没有意识到“信”的重要性,而把占便宜当成了自然的事。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