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18分)

奇迹

那年,文参加高考,以六分之差落榜了。

那晚,文把窗外的月光望了一夜。

③吃早饭时,文对爹说:“爹,我想复读一年。”

④听了这话,爹白了他一眼,说:“算啦!回家帮我吧!”

文知道爹的脾气,爹决定了的,九头牛也拉不回,错了也不改。何况这次,爹没错。

⑥那年,家里真是陷入了困境:奶奶病故了;刚埋了奶奶,娘又病了;家里贷款买的那头奶牛也不明不白地死了。两个弟弟还在上小学。家里就一个劳力了。

⑦这天晚上,文听了一夜的蛐蛐叫。

⑧第二天天刚亮,文就去找爷爷。文知道爹是个大孝子,爷爷的话,爹句句听。爷爷很疼文,立马去找爹。爹听了爷爷的话,气呼呼地说:“叫他复读,你能挣回钱来?”一句话问得爷爷不吱声儿了。

⑨文去找爹的好朋友赵伯。赵伯和爹在堂屋里谈了半天,叹着气摇着头走了。

⑩文咬咬牙,骑上他那辆破旧的自行车,去县城中学找当教师的姑父。这是最后一线希望了。

⑾半下午,文用自行车把姑父捎回家,姑父的脸晒得通红,文浑身出汗了,像刚从河里爬出来一样。

⑿姑父一口水也顾不上喝,就坐在正扎笤帚的爹身边:“叫娃复读吧!”

⒀爹硬硬地说:“家里没钱!”

⒁姑父说:“我供他!”

⒂爹白了他一眼,说:“你供他一年,他考不上,还要读,你供吗?”

⒃姑父坚决地说:“供!”

⒄爹连珠炮似的说:“还考不上你供吗?考上了你供吗?”

⒅气得姑父胸脯一起一伏地走了。

⒆文真想冲上去,给爹两脚,可他不敢。文也是个孝子呀。

⒇文默默地走到家后面的窖背上,靠着一棵柏树,无力地软了下去。文的脑幕上闪现出一双双专注听课的脸,文的耳畔回响着脆生生的上课铃声。(21)这时侯不知哪儿的广播里传来“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的歌声。歌声里,文流下了伤心的泪:我的脚下哪有路?我的脚下明明是崖呀!

(22)不知过了多久,文听到谁在叫他。这声音多么熟悉而亲切呵!文把头倔强地扭过去。爹走上来,和蔼地说:“娃,咱回!”文硬硬地答:“我不!”爹问:“你要咋?”文大声说:“你不叫我复读,我就从这里跳下去死掉算啦!”

(23)文想用这话激怒爹,让爹狠狠地打他一顿,这样,他心里也许好受些。谁知,听了他的话,爹的眼睛却湿了,他一下子把文拉起来,拉进他的怀里,激动地说:“爹答应你!”

(24)听了这话,文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把眼睛瞪得老大。

(25)爹说:“你找爷爷,找你赵伯,找你姑父,你把爹给感动啦!冲着这股牛劲,还怕考不上大学?爹就是把腰挣弯,也要供娃复读!”

(26)“爹!”文大叫一声,把爹抱住,热泪如泉涌。

(27)文复习了一年,考上了北京大学。

(28)只要有1%的希望,就用99%的努力去争取,这时,事情往往会出现转机,甚至产生奇迹, 不是吗?

1.试分析本文题目的作用。(4分)

2.第⑤段中画线句交代“爹的脾气”,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3.文中第②段和第⑦段两次写到了“文”失眠,请结合上下文具体语言环境,发挥合理的想象,任选其中一处补写“文”此时的心理活动。(2分)

我选第     段,“文”心里想:                     

4.、文中写“文”找来爷爷,又找来赵叔,再找来姑父劝说父亲的情节有何作用,从中可以看出“文”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5.请细细品味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谈一谈这句话对正处在中考最后冲刺阶段的你来说有怎样的启示。(4分)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