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反侵略史,也是一部追求近代化的历史。所谓“近代化”主要是指古代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4年之际,洋务军事工业雇用工人约10800人;洋务民用工业雇用个人约8000人;洋务矿业雇用工人约20000人,总计约为39000人……1843年至1893年,中国城镇人口由2072万增加到2351万,城市人口比重由5.1%提高至6%。近代城市的数目在增加。河北的唐山,河南的焦作,湖北的大冶,江西的萍乡,台湾的基隆等地,正是洋务派在那里采新法开矿,才发展为近代城市。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城市发展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这与哪一运动有关?该历史事件对中国近代化起到的作用。

材料二  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请回答:

(2)材料二中“革命”发生在那一年?这次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谁被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材料三: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3)根据材料三,请指出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在近代化探索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九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