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材料一:有关读书的主题阅读

在浩瀚的书海中如何为孩子选书?2 026名被访问的家长中有56%感到困难。为孩子选书,首先考验父母是否了解自己的孩子,自己是否是一名合格的阅读者。家长为孩子选书的过程,实际上也在检验自己的教育涵养和对孩子的关注度。但是一些年轻的家长认为,教育就是老师和学校的事情,他们回家玩手机、打游戏,很少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更别说耐着性子和孩子们游戏了。父母的榜样胜过无数教育手册。如果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自己首先要阅读,关注孩子。如果家长连孩子的爱好、性格、语言学习的程度都不能准确把握,又怎么可能了解阅读和孩子之间的关系?选书的困境也就油然而生。

同时,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1—11月出版了少儿图书170万种,比2015年增长了两万种。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如果没有挑选方法,任何一位读者其实都是彷徨的。

——《光明日报》11月7日,原题为《为孩子选书的困惑如何解》

材料三: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这是公共文化领域继《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之后的又一部重要法律。按照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公共图书馆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所需经费列入本级政府预算,并及时、足额拨付;国家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可以说,把经费纳入政府预算,并且能够及时、足额拨付,这才是公共图书馆事业有望得到长足发展的根本。而在足额经费的保障之下,有了图书馆,是不是一切都万事大吉了呢?显然不是。实际上全国县级及以上城市都拥有了公共图书馆,但是因为管理水平滞后,服务意识欠缺,多数基层图书馆都落得一个“门前冷落鞍马稀”的局面,造成了文化资源的巨大浪费。在有了经费保障之后,公共图书馆应该向现在的民营书店学习,举办读书沙龙、邀请本土以及外地社会各界文化人士、作家举办签售会、座谈会等,让公共图书馆成为一个文化磁场,吸引市民读者前来,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只有这样,各级各地公共图书馆,才有望像投入民众精神文化领域的一块石子,然后产生涟漪,向周围扩散,最终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读书环境和风气。

——11月5日《人民日报》

材料四: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以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新华书店·北京三联韬奋24小时不打烊精品书店在遵义老城区落地开业一周年,成为遵义市全民阅读的文化地标场所,为全市人民提供优质的文化活动空间,更为“书香遵义”全民阅读活动的纵深推进,传承和推广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同时,遵义市首个24小时微型图书馆也投入使用一周年,这是市图书馆按照总馆分馆点网点相结合的模式,将微型图书馆向社区、企业等推进的一项举措,该图书馆作为红色主题专柜向广大市民开放,为广大群众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和阅读氛围。

1.根据材料一,分析造成家长为孩子选书的困惑的原因。(至少列出两点)

2.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应该如何更好地吸引大家阅读?(至少列出两点)

读书沙龙等活动。

3.下列内容符合材料意思的一项是(   )

A. 家长了解孩子就可以为孩子选一本好书。

B. 家长不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是家长选书困难的一个原因。

C. 中美两国在图书畅销类型上的差异,是两国科技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D. 遵义市开展的“书香遵义”活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

七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