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人类未来的居所——太空岛》回答问题。

①据联合国估计的数字,到2035年,全世界人口将会突破100亿大关,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将难以承受人口爆满带来的压力。

②出路在哪里呢?一部分科学家认为,要向外星移民,要尽快地开发月球、火星,使之成为人类生存繁衍的星体。还有一部分科学家对向外星移民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当务之急是在宇宙空间建造“太空岛”。这是因为:月球和火星面积加在一起还不及地球的陆地面积,可利用面积小;月球和火星上没有大气;月球上的引力也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对人体不利。更不利的是,月球上昼夜14天一更换,人生活在月球上,得连续过两个星期的黑夜,难以适应。按现代的科技水平,建造“太空岛”却是可以实现的。建造“太空岛”的设想,是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奥尼罗博士提出的。起初,他将自己的设想告诉了学生,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师生们在一起进行各种计算,提出了一个实验性小型“太空岛”的设想方案,终于使设想具体化。

③具体地说,他们以地球为蓝本,设计了一个直径500米的空心巨球——“太空岛”。这个空心球的内壁有住宅、树木、河流和娱乐场所等。这座太空岛发射升空后,将会每分钟自转两周,在赤道处产生几乎与地球引力相同的离心力。人如果生活在这样一个“太空岛”上,大部分感觉与地球上相似。但也有不同的地方,“太空岛”的离心力会随着纬度的增大而减小。在南北纬60处,是地球引力的50%。在地球上体重588牛顿的人,这时只有294牛顿了。到南北纬75处,则只有147牛顿。而到了两极,人将处于失重状态。设计人员根据“太空岛”不同纬度情况,别出心裁地安装了各种高科技设施,以消除失重对人体的影响。

④这个实验性的小型“太空岛”只能容纳1万居民,一旦成功,下一步的计划可就庞大了。计划在未来发射升空的巨型“太空岛”,能容纳几百万居民。它的形状像个圆筒,直径65千米,长200千米。这个圆筒形“太空岛”升空后每两分钟自转一周,其内壁应有尽有,与地球的容貌相差无几。

⑤未来的“太空岛”是一个封闭的玻璃圆筒,里面的空气成分、气压、气温等条件与地球上相似,但没有四季变化,时时刻刻都温暖如春,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如有需要可实施人工降雨降雪。

⑥“太空岛”上的生活与地球上大相径庭。“太空岛”里有路,但没有车辆。

⑦如果“太空岛”居民想去相邻“太空岛”串门的话,就得穿上能飘出空间站在太空行走的那种宇航服,并按规定在有“牵绳”的路线往返,否则,会飘走。

⑧吃是“太空岛”里的一件大事,又是棘手的事。现在宇航员吃的是特制的太空食品,价格昂贵。食品还必须做到高营养和高能量,并且不易变质,在24℃的条件下,至少要保存400个小时

⑨科学家预言,到2080年,将有10亿人移居到“太空岛”上生活。

⑩“太空岛”将是21世纪人类创造的最辉煌的科学成果之一。

1.造成“人到太空岛的两极会处于失重状态”的原因是什么?

2.未来“太空岛”与地球生活“大相径庭”表现哪些方面?

3.“在24℃的条件下,至少要保存400个小时”一句中“至少”一词能否删掉?说说理由。

4.“月球上的引力也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对人体不利”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起什么作用?

5.假如有一天真的到“太空岛”生活了,你最想做的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是什么?为什么?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