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现在是个已经是一种小众艺术了,一本诗集、诗刊能印到千份就算多的了。当然,这并不奇怪,全民一起向钱看的时候,诗的位序能排到哪里呢?但是,诗,的确阔过。从西周时代开始“诗”就成为“六经”之一,它是贵族君子必修课之一。诗不仅具有工具性,可以用来侍奉父母和君王,而且它还能成为个人的精神支柱,“兴、观、群、怨”就是指诗歌在人的精神生活领域的力量。一句话可以概括,那时,诗是人们的生活准则,因此,学诗、用诗是一体的。

那时学诗要学到什么地步呢?用过去的老话说,就是要“融化在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这个“行动”孔子特别解释过:“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意思是说,学了诗,对内要能够处理国家政事;对外要能够熟于辞令,这样读诗才有用。春秋时代在外界场合还保持着贵族的肃肃雍雍的礼仪风度,直接利益要求,往往不会赤裸裸直说,而是经常用诗曲折表达。这在《左传》、《国语》里常有记载。人们用诗体现了自身的教养与风度。

我们考察先秦文献,可以看到贵族君子,甚至没受过多少教育的都邑中居民—国人在对话中也常常熟练地用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我们感到那时的人行事有规范,出言有文采。如《孟子》里的“齐桓晋文之事”章,孟子为齐宣王分析了他看到牛被屠杀之前以羊易牛的心理后,齐宣王说:“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他人”两句引得多好,用此赞扬孟子对自己的理解,连自己都说不清楚的,经过孟子剖析入微的解释,连颟顸的齐宣王都觉得深得我心。宋国都邑的居民出口也有文采,看来也是长期受到诗歌教育的民众。宋郑交战,宋国败绩,主帅华元被俘,后来逃了回来,宋国筑城加强防备,华元到工地巡视。筑城的国人编了歌唱道:“睅其目,皤其腹,弃甲而复。于思于思,弃甲复来。”华元支使他的副驾回答国人:“牛则有皮,犀兕尚多,弃甲则那。”筑城人再唱:“从其有皮,丹漆若何。”华元没词儿了,对他的手下说:他们人多嘴多,我们干不过他们,快走吧! 华元尽管仗打败了,人还是很可爱的;宋国国人更可爱,他们出口成章,用诗歌挖苦执政者,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正是诗“兴观群怨”职能的表现。

成为“六艺之首”“王化之基”的“诗三百”经过汉代经师阐释,特别有了《诗大序》、《小序》的《毛诗》,其政治作用更加强化了。“诗三百”基本是四言诗,其体例是风雅颂三体,这成为历代制礼作乐之时乐舞歌词的基本模式,从汉至清没有什么改变,读者有兴趣翻翻正史中的“乐志”,皇皇大典中歌诗基本上是模仿“雅”“颂”的。

(选自王学泰《诗,曾经是一种精神的价值》,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的地位曾经是很高的,从西周时代开始,“诗”就成为“六经”之一,是贵族君子的必修课,诗具有工具性。

B. 在西周时代,人们将诗作为生活准则,学诗、用诗是一体的。诗可以用来侍奉父母和君王,也可以成为个人精神领域的支柱。

C. 孔子认为,学诗的成果要体现在行动上。学诗的人,如果不能通达地处理政事,不能在外交辞令中应对如流,即使学了许多诗,也是没有价值的。

D. 诗之所以能在春秋时代广泛流行,就是因为诗满足了贵族礼仪风度的需要,由于太过于直接的言辞是不合适的,直接利益要求往往要委婉表达。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春秋时期的贵族们还保持着肃肃雍雍的礼仪风度,他们在交谈中经常用诗来表现教养与风度,这在《左传》《国语》里常有记载。

B. 在先秦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诗歌的使用是比较普遍的,贵族君子乃至受教育程度不高的都邑百姓在对话中也常常用诗抒发情感。

C. 文章用的齐宣王的事例来说明引用诗句可以显示出说话者行事有规范,用宋国都邑的居民与华元对歌的事例来说明诗可以让表达富有文采。

D. “诗三百”作为“王化之基”,有着政治方面的作用,经过汉代经学研究者的阐释,特别有了《诗大序》《小序》的《毛诗》,其政治作用得到强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认为,在全民一起向钱看的时代,诗歌已经成为了一种小众艺术,通过一本诗集、诗刊的出版量就可见一斑。

B. 诗的学习要求是比较高的,学诗的人不仅要熟记诗句,而且能够将诗应用于生活,如处理政事,应对得体,体现风度与教养。

C. 宋国都邑的居民出口成章,用生动的诗句调侃华元丢盔弃甲、逃回本国。可见,人们可以用诗来表达意见、挖苦执政者,这正是诗“兴观群怨”职能的表现。

D. “诗三百”对后世影响深远。在作制礼作乐方面,后代王朝主要沿用《诗经》中风雅颂三体的体例来创作乐舞的歌词。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