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古代专制政体里,皇帝是一个巨大的权力之源,处在权力金字塔的顶端,可以监督任何部门和官员。除了皇帝之外,所有朝廷命官都由其“上级机关”加以监督,所以古代中国发展出了世所罕见的御史监察制度。秦汉时,御史的地位仍具有附属性,御史大夫虽与丞相及太尉并称“三公”,但实际职权是“掌监察,辅助丞相来监察一切政治设施。它是副丞相,依照汉代习惯,须做了御史大夫,才得升任为丞相”。后来御史机构渐渐独立,监察权慢慢脱离相权。中央发展了御史台、都察院、以及厂卫等特务机构,地方有巡按御史、督抚、按察司等,庞大的御史监察体系得以建立。至此,除了皇帝以外,从中央到地方所有官员都有其对应的“上级”监察官。

——刘田玉《中西权力监督模式的演化和特征》

材料二雅典的权力制约机制体现在国家权力机关的设置上……从纵向上看,公民大会是权力的核心部分,其他机关均对公民大会负责并受公民大会直接制约,这是雅典民主制的本质之所在。从横向上看,行使国家立法、行政、司法、军事和宗教权力的各部门彼此之间分工明确、权力有限,是互相制约、力求平衡的关系

——李勇《试论古希腊古罗马的权力制约机制及其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御史监察制度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说明雅典权力制约机制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雅典权力制约机制与中国古代御史监察制度有何不同。

【答案】(1)变化:由辅助丞相监察到成为独立的监察机构;由单一的御史监察到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完整监察体系。

(2)特点:建立在直接民主制的基础上,民主与监督紧密结合;监察体系完备,纵横交织;公民大会是最高的权力和监察机构;国家各部门之间分权制衡。

(3)不同:中国古代的御史监察主要是对皇帝负责而监察百官,雅典的权力制约机制主要制约国家部门间的权力;古代雅典的权力制约主要是为了维护民主政治,中国古代御史监察制度则是为了维护皇权专制;雅典的国家监察权掌握在广大公民手中,中国古代御史监察权实际掌握在皇帝手中。

【解析】(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秦汉时,御史的地位仍具有附属性……辅助丞相来监察一切政治设施”“后来御史机构渐渐独立,监察权慢慢脱离相权”“庞大的御史监察体系……中央到地方所有官员都有其对应的‘上级’监察官”等即可概括中国古代御史监察制度的变化。

(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中“纵向”和“横向”等内容,可从直接民主制、监察体系完备、公民大会、国家各部门之间分权制衡等方面归纳特点。

(3)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古代雅典权力制约机制与中国古代御史监察制度的不同,首先根据(1)(2)的特点,然后再进行比较。主要可以从监察的对象、监察的目的、监察权力的来源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

点睛:解决本题的三个关键

(1)读:通过阅读理解材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目的前提,第一.先读问题,明确答题项“变化”“特点”“不同”。第二.根据问题,有目的地阅读材料。

(2)找:最大限度找到有效信息,这是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关键,如材料中关键信息“秦汉时,御史的地位仍具有附属性……辅助丞相来监察一切政治设施”“后来御史机构渐渐独立,监察权慢慢脱离相权”等。

(3)答:组织答案是具体操作的核心环节。包括审题、规范组织、按分作答等几个方面。

【题型】连线题
【适用】一般
【标题】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吉林长白山一高中9月月考高一历史卷
【关键字标签】
【结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如“夏”,位于宇宙模式的中心,享有号令天下的最高权威;而周围各国如“夷”,位于这个模式的边缘,必须向中国臣服——“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文化作为区隔“夷”和“夏”的标准……

——摘编自(宋)石介《中国论》

材料二19世纪初,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东来,清朝原有的由礼部和理藩院处理对外事务的机制,根本无法满足西方国家想要与中国进行经济、政治、外交等多方面关系的强烈要求,传统的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体制被打破。1861年,总理衙门正式成立。总理衙门的管辖范围,不但包括办理对外交涉、通商等事,凡与洋务有关者,比如修建铁路,开矿办厂,购买机器、船炮、枪械,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管理关税等,皆归其管理。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着清王朝的对外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其次,总理衙门的设立,改变了中国过去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局面,使中国有可能步入国际外交轨道;再次,总理衙门的设立,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没有专门外交机构的政治体制格局;最后,总理衙门还结合当时世界各国的通例和自己的国情,确定了中国的国旗、国歌,使中国不再以王朝而是以国家的面目出现在国际舞台。

——摘编自马彦丽《从晚清外交机构的演变看中国外交近代化》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国古代外交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外交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近代中国外交的主要变化,并做简要评价。

高一历史连线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