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材料一  景德镇附近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瓷土资源。浮梁县境内及附近地区,横卧着怀玉山脉,其盛产松柴,是很好的燃料。昌江及其支流,便于运输物资,河水又可用于淘洗瓷土,并安装水碓用于粉碎瓷土。宋朝景德年间,朝廷派官员烧制瓷器充当贡品,遂改名为景德镇。入明朝以后,一些传统的瓷窑日趋衰落,大批拥有特殊技术的工匠纷纷流向景德镇,这里的制瓷业发展更加迅速。

材料二  明初,景德镇有官窑58座,资金充足,设备先进,民窑不过20座。但官窑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很快衰败一去。

材料三  据史料记载,江西景德镇的制瓷业分工极细,“共计一坏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万历年间,“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长年受雇佣者按年或季发钱,临时工按日或计件发给工价。”

回答下列问题:

(1)据材料一,指出明朝景德镇制瓷业迅速发展的条件。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提到的官窑和民窑各属于什么经营形态的手工业?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3)材料三反映出景德镇的制瓷业发生了什么变化?

高一历史连线题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