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破阵子

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①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②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注:①凤阁:别作“凤阙”。凤阁龙楼指帝王能够居所。霄汉:天河。②沈腰潘鬓:沈指沈约,用沈腰指代人日渐消瘦。潘指潘岳,以潘鬓指代中年白发。

1.下列对这首词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的上片以写景来歌颂与礼赞作者心中的祖国,下片描写出这三千里山河的美丽国家顷刻覆亡,点出国破的惨状与凄情。

B. 上片写出家国之幅员辽阔,宫中危楼高阁,名花奇树,烟聚萝缠,一派豪华秾艳的景象。

C. 李煜另有《望江南》“心事莫将和泪说,风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是此词结语最好的注解。

D. 下片连着两个典故,描写词人憔悴消瘦,鬓边也开始变白,着重描摹内心的变化从而写出外貌的改变。

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几曾识干戈”承上启下,承接前面豪华安逸的宫廷生活,引出下片屈为臣虏的情景,转折自然流走,绝无拗折痕迹。

B. 上片可视为实录,写得辞意沈雄,气象宏大,与当时盛行于词坛的花间派词风格迥异,已开后来宋人豪放一路。

C. 全词的语言委婉含蓄,感情深曲郁结,体现了李煜词语浅情深的艺术特点。

D. 词的上下两片运用对比,以上片的太平景象反衬词人被俘的凄凉悲哀,从而揭示词人绵绵不尽的哀愁。

九年级语文诗歌鉴赏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