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文安先生墓表  张方平

嘉祐中,仆领益郡。念蜀异日常有高贤奇士,今独乏耶?或曰:“眉山处士苏洵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然非为亢者也,为行而未成,我不求诸人而人莫我知也,故今年四十余不仕。公有思见之意,宜来。”久之,苏君果至。听其言,知其博物洽闻矣。既而得其所著《权书》、《衡论》阅之,因论苏君:“左丘明、司马迁之善叙事,贾谊之明王道,君兼之矣。远方不足成君名,盍游京师乎?”因以书先之于翰林欧阳永叔。君然仆言,至京师。永叔一见,大称叹,献其书于朝。自是名动天下,士争传诵其文,时文为之一变,称为老苏。先生亮直寡合,有倦游之意,独与其子居。又数年,召试紫微阁,不至,乃除试秘书省校书郎。俾就太常修纂建隆以来礼书,以为霸州文安县主簿。集成《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奏未报而以疾卒,享年五十有八。

先生字明允。考①序,大理寺评事,累赠职方员外郎,以节义自重,蜀人贵之。生三子,澹、涣,教训甚至,各成名官。先生其季也。已冠,犹不知书。职方没,始读书,不一二年,出诸老先生之右。一日,因览其文作而曰:“吾今之学,犹未知学也已。”取旧文稿悉焚之,杜门绝宾友,繙②诗书经传诸子百家之书,贯穿古今,由是著述根柢深矣。嘉祐初,王安石名始盛,党友倾一时。欧阳修亦已善之,劝先生与之游,而安石亦愿交于先生。先生曰:“知其人矣,是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天下患。”安石之母死,士大夫皆吊,先生独不往,作《辨奸》一篇。当时见者多为不然。先生既没三年,而安石用事,其言乃信。其事业不得举而措诸天下,独《新礼》百篇,今为太常施用。若夫乡党之行,家世之详,则有别传存焉。今举始卒之大概,以表其墓。             (节选自《唐宋八大家•苏洵集》,有删改)

【注】①考:原指父亲,后多指已死的父亲。②繙:同“翻”。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君然仆言,至京师         然:认为……对  

B.乃除试秘书省校书郎        除:除去,撤消

C.书成,奏未报而以疾卒       报:答复,回复

D.杜门绝宾友              杜:关门,封闭

2.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行义以达其道             不赂者以赂者丧  

B.因以书先之于翰林欧阳永叔     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

C.司马迁之善叙事           句读之不知        

D.今为太常施用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3.下列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嘉祐年间,张方平管辖益郡,得知苏洵是蜀地的高贤奇士,结识苏洵后,他认为苏洵学识丰富,文章兼有左丘明、司马迁善叙事与贾谊明仁政的长处。

B.张方平写信给欧阳修推荐苏洵,欧阳修对于苏洵的文章极为称赞,将之推荐给朝廷, 苏洵由此而名闻天下,士人争相传诵他的文章,当时文风也因之改变。

C.苏序教子甚严,苏洵的两个哥哥成为有名的官员,而苏洵直到二十岁才开始发愤读书,一两年后觉得先前所作文章不佳而全部焚毁,此后遍阅经典,遂成大家。

D.王安石母亲去世,苏洵并不前往吊唁,而且写了一篇《辨奸》,当时看到的人对此多不以为然。直到苏洵去世后三年,王安石执政,人们才发现苏洵是对的。

4.翻译下列文言语句(9分)

⑴远方不足成君名,盍游京师乎?(3分)

⑵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分)

⑶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3分)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