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世民,高祖第二子也,母曰太穆顺圣皇后窦氏。及高祖之守太原,太宗年十八。时,隋祚已终太宗潜图义举每折节下士推财养客群盗大侠莫不愿效死力及义兵起乃率兵略徇西河克之。大军西上贾胡堡,隋将宋老生率精兵二万屯霍邑,以拒义师。会久雨粮尽,高祖与裴寂议且还太原,以图后举。太宗曰:“本兴大义,以就救苍生,当须先入咸阳,号令天下,遇小敌即班师,将恐从义之徒一朝解休。还守太原,一城之地,此为贼耳,何以自全?”八月已卯,雨霁,高祖引师趣霍邑。太宗自南原率二骑驰下峻坂,冲断其军,引兵奋击,贼众大败,各舍仗而走;悬门发,老生引绳欲上,遂斩之,平霍邑。

至河东,关中豪杰争走赴义。太宗请进师入关,取永丰仓,以赈穷乏,收群盗以图京师。高祖称善。寻平京城,高祖辅政,受唐国内史,改封秦国公。义宁元年十二月,复为右元帅,总兵十万,徇东都。及将旋,谓左右曰:“贼见吾还,必相追蹑,设三伏以待之。”俄而隋将段达率万余人自后而至,度三王陵,发伏击之,段达大败。高祖受禅,拜尚书令,进封秦王。

武德元年九月,太宗又为元师以击仁果,仁果请降。既而诸将奉贺,因问曰:“始大王野战破贼,其主尚保坚城;王无攻具,轻骑腾逐,不待步兵,径薄城下,咸疑不克,而竟下之,何也?”太宗曰:“此以权道迫之,使其计不暇发,以故克也。若不急蹑,还走投城,仁果收而抚之,则便未可得矣。此可谓成算,诸君尽不见耶!”诸将曰:“此非凡人所能及也。”

(节选自《旧唐书•太宗本纪》)

代隋者唐,更十八君,垂三百年,而其治莫盛于太宗之为君也。诎己从谏,仁心爱人。有天下之志,有天下之材,又有治天下之效,然而又以其未备也,不得与先王并,而称极治之时。

(北宋曾巩《唐论》)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隋祚已终/太宗潜图义举/每折节下士推财/养客群盗/大侠/莫不愿效死力/及义兵起/乃率兵略徇西河/克之

B.隋祚已终/太宗潜图义举/每折节下士/推财养客/群盗大侠/莫不愿效死力/及义兵起/乃率兵略徇西河/克之

C.隋祚已终/太宗潜图义举/每折节/下士推财/养客群盗大侠/莫不愿效死力/及义兵起/乃率兵略徇西河/克之

D.隋祚已终/太宗潜图/义举每折节下士/推财养客群盗/大侠莫不愿效死力/及义兵起/乃率兵略徇西河/克之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称死去的君主或尊长的名字,在名字前面称讳,以表示尊重。如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中“子厚讳宗元”即是。

B.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以名号,如某祖、某宗。文中“高祖”即是李渊的庙号。

C.“已卯”是古人使用干支记录日序,它用干支相匹配的六十甲子来记录日序,从甲子开始到癸亥结束,六十天为一周,循环记录。

D.受禅是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后来王朝换代,新王朝的皇帝接受禅让的地位也称“受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宗镇守太原时,隋朝的气数已尽,他暗中谋划起义;他经常屈尊礼贤下士,散发财物来给养门客,因此无论是盗贼还是侠士,没有不愿意为他效死力的。

B.太宗率领军队向西进发到贾胡堡,隋朝的将领宋老生来抵抗;恰逢雨下了很久,起义军的粮食已经用尽,高祖和裴寂商量暂且撤军回太原,太宗认为应一鼓作气,击败隋朝的军队。

C.太宗请求让起义军入关,攻下永丰仓,赈济穷困贫乏的人,收服各路盗贼进军京师;高祖认为他的计策很好,不久平定了京城,高祖辅佐政务,太宗被授予唐国内史的官职,改封为秦国公。

D.曾巩认为,太宗屈折自己,听从劝谏,有统治天下的志向、治理天下的才干,但是又因为他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够,所以还不能和古代贤能的帝王并称,不能称为统治最好的时候。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称现代汉语。

(1)会久雨粮尽,高祖与裴寂议且还太原,以图后举。

(2)此以权道迫之,使其计不暇发,以故克也。

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