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近日,“17岁少女拒绝官二代求爱被烧伤毁容”的标题充斥着各大报章的版面,再一次刺痛公众敏感的神经,而刺痛敏感神经的关键词无疑又是“官二代”。

近年来,无论是新闻媒体报道,还是网络新闻言论,都有一个明显的现象——标签化。比如,只要提到城管与商贩发生冲突,就是城管粗暴打人;只要车祸与富人有关,就是“富二代”以富欺人;只要公务员与治安案件有关,就是公务员以势压人。总之,只要涉及具有敏感身份的有“权”和有“财”人的报道,公众就会产生大量的联想:特权腐败、权钱交易……这其实是一种认知问题上的简单做法。

一个偶发的、当事人无意的行为,贴上富人或穷人身份的标签,就使一个平常的事件变成了一个显示社会分裂的标志性公共事件,使之成为公众宣泄情感的导火索。加之媒体“标签”式的报道,无形中强化并分裂了阶层意识,并由此产生阶层的等级差异。作为一个渺小的个体只能无助地看着部分官员将公共权力化为一己私利,而且诸多类似的社会现象一再发生,无法阻止,并有恶化的趋势。所以,一旦产生贫富冲突、权钱交易等个案,人们便相信它是这些问题的代表,并借机宣泄。另外,主观上人们总是试图将所有发生的事件纳入到自己的知识系统中去认识,习惯将研究对象化繁为简,把个别性的、特殊性的因素归为现有的普遍性的结论,以便清晰地把握事物的特征。

网络社会需要批评者,但必须警惕随意地、标签化式的批评。

1.请简要说明什么是标签化?(4分)

2.简要分析标签化的危害和产生的原因。(5分)

3.结合文本,谈谈我们应该做一个怎样的批评者?(6分)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