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禇无量,字弘度,杭州盐官人。幼授经于沈子正、曹福,刻意坟典。尤精《礼》、司马《史记》。擢明经第,累除国子博士,迁司业兼修文馆学士。玄宗为太子,复拜国子司业兼侍读,撰《翼善记》以进,厚被礼答。太子释奠国学,令讲经,建端树义,博敏而辩,进银青光禄大夫,锡予蕃渥。及即位,迁左散骑常侍兼国子祭酒,封舒国公。母丧解,诏州刺史薛莹吊祭,赐物加等。庐墓左,鹿犯所植松柏,无量号诉曰:“山林不乏,忍犯吾茔树耶?”自是群鹿驯扰,不复枨触,无量为终身不御其肉。丧除,召复故官。以耆老,随仗听徐行,又为设腰舆,许乘入殿中。频上书陈得失。

开元五年,帝将幸东都而太庙坏,姚崇建言:“庙本苻坚故殿,不宜罢行。”无量鄙其言,以为不足听,乃上疏曰:“王者阴盛阳微,则先祖见变。今后宫非御幸者,宜悉出之,以应变异。举畯良撙奢靡轻赋慎刑纳谏争察谄谀继绝世则天人和会灾异讫息”帝是崇语,车驾遂东。无量又上言:“自古受命之君,必兴灭继绝,崇德报功。故存人之国,大于救人之灾;立人之后,重于封人之墓。愿到东都,收叙唐初逮今功臣世绝者,虽在支庶,咸得承袭。”帝纳其言,即诏无量祠尧平阳,宋璟祠舜蒲坂,苏颋祠禹安邑,在所刺史参献。又求武德以来勋臣苗裔,绍续其封。

初,内府旧书,自高宗时藏宫中,甲乙丛倒,无量建请缮录补第,以广秘籍。天子诏于东都乾元殿东厢部汇整比,无量为之使。因表闻喜尉卢僎、江夏尉陆去泰、左监门率府胄曹参军王择从、武陟尉徐楚璧分部雠定。卫尉设次,光禄给食。又诏秘书省、司经局、昭文、崇文二馆更相检雠,采天下遗书以益阙文。不数年,四库完治。帝诏群臣观书,赐无量等帛有差。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举畯良撙奢靡╱轻赋慎刑╱纳谏争察╱谄谀继绝世╱则天人和会╱灾异讫息╱

B.举畯良撙奢靡╱轻赋慎刑╱纳谏争╱察谄谀继绝世╱则天人和╱会灾异讫息╱

C.举畯良╱撙奢靡╱轻赋慎刑╱纳谏争察谄谀╱继绝世╱则天人和╱会灾异讫息╱

D.举畯良╱撙奢靡╱轻赋╱慎刑╱纳谏争╱察谄谀╱继绝世╱则天人和会╱灾异讫息╱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擢明经第,累除国子博士”中的“擢”指“提拔、选拔”,“除”指“任命、授职”,如“余除右丞相兼密使”(《指南录》后序)

B.“国学”指的就是中国古代学说,其中的代表是先秦诸子。先秦诸子的思想及学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

C.“耆老”是指年寿高。后来把德行高尚、受人尊敬的老人称为“耆老” ,有时也泛指“老年人”。

D.“幸”即行幸。古代专指皇帝出行。《三国志.魏志.明帝纪》:“丁末,行幸长安。”

3.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禇无量有很好的学问。他幼年跟随沈子正、曹福学习,专心攻读,尤其精通《礼记》、司马迁的《史记》,并凭借《礼记》和《史记》被提拔为官。

B.禇无量有仁慈之心,他在墓旁庐屋守孝期间,鹿侵犯他所种植的松柏,他原谅了群鹿,群鹿也不再来侵犯松柏,为此他终生不再吃鹿肉。

C.禇无量敢于直谏。在太庙毁坏时,皇帝还要到东都去,禇无量反对姚崇的意见,并劝谏皇帝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应对灾异。

D.禇无量注重文化典籍的修订。唐高宗时藏入宫中的旧书,次序杂乱颠倒,禇无量建议请人抄补并编排次序,并亲自担任负责此事的使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无量又上言:“自古受命之君,必兴灭继绝,崇德报功。

                                 

(2)不数年,四库完治。帝诏群臣观书,赐无量等帛有差。

                                          

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