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们祖先的格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从一定意义上说,可以深刻阐释我们国家的外交思想,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予我们的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

我们洞察国际风云,把握时代脉搏,站立世界潮头,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为指导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提供了 强大的理论和思想武器,为当今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广阔的国际舞台上,这 些格言从现实意义上以博大的胸怀和进取的姿态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理念与方略,处处 体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与魅力。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意在强调,要在坚持不结盟原则前提下广交朋友,形成遍 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中国提倡的伙伴关系,具有寻求和平合作、坚持平等相待、倡导开 放包容、强调共赢共享的鲜明特征。目前,中国已经与 100 个左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 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实现了对大国、周边和发展中国家伙伴关系的全覆盖。坚持以深化外 交布局为依托打造全球伙伴关系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的重要内涵之一。中国寻求建立的伙伴关 系,是做大中国的“朋友圈”,既把自己发展好,还要与其他国家一起发展好。“国不以利 为利,以义为利也。”谋和平、谋发展,不仅符合中国利益,更符合世界各国利益。相互尊 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才是人间正道。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2013 年秋,我们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自此,这个根植于历史厚土、被誉为 21 世纪伟大新故 事的“一带一路”就迎风生长,绘就了一幅“大写意”。通过谋划、部署和推动,经过夯基 垒台、立柱架梁,“一带一路”正在向落地生根、持久发展的阶段迈进。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当前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内在要求,彰显了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但机会和 成果属于世界。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我国本着对自己负责、为世界担当的博大情怀,提出齐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倡议,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

我们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国在联合国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广泛响应。“我们的事业是同世界各国 合作共赢的事业。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 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已成为全人 类的共识。中国正以实际行动,承担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使命,为人类社会作出实 实在在的中国贡献。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正扬帆正当时。让我们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指导下,推动新时代对外工作不断开拓新天地、展现新作为,为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梦想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对本文的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需要我们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并以此为理论和思想武器。

B. 我们提倡的伙伴关系,坚持以义至上,具有合作、平等、开放、共赢等鲜明特征。

C. 做大中国的“朋友圈”,要坚持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这彰显了我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使命。

D. 打造全球伙伴关系,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予我们的文化自信,要求我们以深化外交布局为依托。

2.下列对本文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文章所选的三句格言可以体现当今中国的外交理念与方略,通过这些也能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的魅力与生机。

B. 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其生根发展的“大写意”从理论上支撑起“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这一中国当今外交智慧和外交思想。

C. 本文在论证当今中国外交理念、方略时,以总﹣分﹣总的结构形式,给人以周密严谨的逻辑力量的同时,又让人对此外交理念产生自信。

D. 为了分析论证观点,本文综合运用论据方式多种多样,既有中国传统经典格言,也有重要的理论引用,更有胜于雄辩的现实依据。

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我们坚持以深化外交布局为依托的全球伙伴关系,谋求既发展自己,也发展好已和我国建交的国家。

B. 我们提出的“一带一路”伟大构想顺应了当前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内在要求,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是目前最好的发展方略。

C. 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我国已在联合国发出倡议并付诸实际行动,承担起了大国使命。

D. 被誉为21世纪伟大故事的“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根植于历史厚土,世界将打上深深的中国文化印记。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