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春秋》之所治,人与我也。所以治人与我者,仁与义也。以仁安人,以义正我。仁之于人,义之于我者,不可不察也。众人不察,乃反以仁宽己,而以义设人,逆其理,鲜不乱矣。莫欲乱,而大抵常乱,以暗于人我之分,而不省仁义之所在也。是故《春秋》为仁义法,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我不自正,虽能正人,弗为义;人不被其爱,虽厚自爱,不为仁。

仁者,爱人也。昔者晋灵公杀庖厨以善饮食,非不厚自爱也,然而不得为淑人者,不爱人也。不爱,奚足谓仁?兵已加焉,乃往救之,则《春秋》弗美。未至,豫备之,则美之,善其救害之先也。夫救早而先之,则害无由起,而天下无害矣。观物之动而先觉其萌,绝乱塞害于将然而未形之时,《春秋》之志也。其至明矣。是以知明先,而仁厚远。故王者爱及四夷,霸者爱及诸侯,安者爱及封内,危者爱及旁侧,亡者爱及独身。独身者,虽立天子诸侯之位,一夫之人耳,无臣民之用矣。如此者,莫之亡而自亡也。故曰:仁者爱人,不在爱我,此其法也。

义者,非谓正人,谓正我也。虽有乱世枉上,莫不欲正人。奚谓义?昔者楚灵王讨陈蔡之贼,非不能正人也,而《春秋》弗与,不得为义者,以其身不正也。潞子(1)之于诸侯,无所能正,《春秋》谓之有义,以其身正也。故曰:义在正我,不在正人,此其法也。

             。爱在人,谓之仁;义在我,谓之义。君子求仁义之别,然后辨乎内外之分。是故内治反理以正身,据礼以劝福;外治推恩以广施,宽制以容众。《春秋》刺上之过,而矜下之苦。以仁治人,义治我,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此之谓也。故求诸己,谓之厚;求诸人,谓之薄。自责以备,谓之明;责人以备,谓之惑。是故以自治之法治人,是居上不宽也;以治人之法自治,是为礼不敬也。居上不宽,则伤厚而民弗亲;为礼不敬,则伤行而民弗尊。弗亲则弗信,弗尊则弗敬。仁义之处可无论乎?虽有天下之至味,弗嚼,弗知其旨也;虽有圣人之至道,弗论,不知其义也。

(取材于董仲舒《春秋繁露》)

注释:(1)潞子:小部落的首领。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而以义设人               设:陷害

B. 然而不得为淑人者           淑:善良

C. 则《春秋》弗美            美:称赞

D. 观物之动而先觉其萌         萌:萌芽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所以治人与我者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B. 乃往救之             乃不知有汉

C. 其至明矣             至若春和景明

D. 莫之亡而自亡也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逆其理,鲜不乱矣        违背了这个道理,少有不混乱的

B. 以暗于人我之分         以致于隐藏起别人和自我的分歧

C. 绝乱塞害于将然而未形之时   把祸乱消灭在将要发生而没有成形的时候

D. 是故内治反理以正身       所以要求自己就要依据道理来端正自身

4.下列补写在文中波浪线处的句子,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故曰:以仁安人

B. 此则人与我也

C. 是义与仁殊

D. 故曰:义,我也

5.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春秋》刺上之过,而矜下之苦。

②自责以备,谓之明;责人以备,谓之惑。

6.下面语段中,孝文皇帝的行为是如何体现仁义的?请结合本文的“仁义观”,简要分析。

孝文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身衣弋绨(1),帷帐无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和亲后,匈奴背约入盗,帝令边备守,不发兵深入,恐烦百姓。

(取材于《汉书·文帝纪》)

注释:(1)弋绨:黑色粗厚的丝织物。

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