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传统的节日仪式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许多节日的文化内涵渐渐不被人重视。今天,在物质生活已经比较富足的情况下,人们更加注重在感情上相互倾诉、回应彼此的心理和精神需求,追求节日所带来的愉悦感。一些喜欢过西方节日的人,往往只是想在欢快、温馨的气氛中表达自己美好的情感。这就启示我们,要充分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中的“情感”元素,让人们在节日的氛围里心存敬畏、体验传统、享受亲情、告慰祖先,在感受舒心与祥和的同时,寄托对来年的美好希望与祝福。

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思想、智慧存在于优秀的文化传统之中,传统节日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代表。因此,要重视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的挖掘、整理,让传统节日逐渐融进现代社会的审美需求,赋予传统节日更多的现代性,使之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标准。否则,节日就成为没有意义的空洞符号,不可能行之久远、世代相传。

中国传统节日有着丰富的文化符号、载体及仪式。文化符号与载体是节日内涵的重要内容,让文化变得生动可感,尽可能给予人们视觉、听觉、触觉的多元享受。如春节流行的对联、年画、龙灯、窗花、舞龙等,端午节的包粽子、赛龙船,元宵节的逛灯会、猜灯谜,重阳节的爬山、赏菊、登高望远等,都是传统节日符号、载体的体现。这些节日符号与载体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不仅内涵丰富、形式多样,而且展示过程也轻松活泼、贴近自然,使人们在其中体会亲情,感受欢娱,传递温暖。

中国是礼仪之邦,仪式表达着中国人对事物重要性、价值性的认同,没有仪式感的节日难以让人们对节日产生心理上的认同和依从,而仪式本身又是让人参与进来的重要方式。在这样一套看似繁琐的仪式里,人们的情感得到表达和宣泄,节日的文化内涵和意义也得到彰显和传承。

(摘自范如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有删改)

1.下列对“节日文化内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需要创新方法,让人们在节日气氛中热情表达希望与祝福。

B. 节日文化内涵既要体现传统文化的精神与智慧,又要融入现代社会的时代审美需求。

C. 丰富的文化符号与载体是节日文化内涵的重要内容,也是优秀中华文化的重要元素。

D. 繁琐的仪式,有助于人们的情感表达和宣泄,也有助于节日的文化内涵彰显和传承。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当下人们已不满足物质生活的富足,越来越重视心理和精神需求,追求节日幸福感。

B. 为了使传统节日世代相传,应赋予传统节日更多的现代性,避免其成为空洞符号。

C. 春节、元宵节等节日载体广受欢迎,可见好的载体是视觉、听觉、触觉缺一不可。

D. 仪式感强化了人们对传统节日在心理上的认同和依从,激发了民众参与节日的热情。

高一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