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部中国古代神话史就是一部华夏民族早期形成史。在华夏民族的凝聚过程中,神话起到了精神滋养作用,其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图腾的统一、祖宗的认同、神话精神的滋养。

图腾是先民们的祖先认同与部族灵魂标识。上古时代,部族林立,图腾各异。由于超自然力及其丰富的精神内涵,龙成为太昊伏羲部族的图腾,并得到中原各部族的公认。炎帝部族入主中原后放弃了自己的羊图腾与牛图腾,改信龙图腾。黄帝入主中原后,也用龙作为华夏民族的图腾。炎黄后裔在龙图腾引导下,经过不懈努力融并接纳了东南西北中的不同部族,龙部族联盟进一步扩大。至汉时,刘邦以龙子的身份降生,并斩白蛇起义建立汉朝,龙成为汉兴的重要力量与灵魂旗帜,也成为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华夏民族的图腾,直到现在中华民族还被称为龙的传人。

在龙图腾旗帜的引领下,作为龙子的炎帝与黄帝特别是黄帝成了华夏民族融合发展的文化核心与血缘纽带。华夏民族的融合过程就是和合向心、归宗炎黄的过程:一是华夏民族向外兼并扩张的外向认同,变夷为夏;一是外围民族认炎黄为祖宗归依华夏的内向认同,夷变为夏,于是匈奴、鲜卑、苗族、瑶族等都成了黄帝炎帝的后裔,成了华夏民族的一分子,炎黄子孙遍布大江南北,华夏民族不断壮大。华夏民族的外并内聚是从“血缘”到“文化”的融合,是龙图腾的统一,是炎黄始祖地位的认同,是中国神话的胜利。正如德国思想家谢林所说:“一个民族,只有当他们认同了共同的神话时,它才是一个真正的民族。中华民族的核心神话只有两个——龙和黄帝。”

中国古代神话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它是华夏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富滋养。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置媒、燧人取火、有巢造屋、伏羲画卦结网、仓颉造字等神话蕴含着伟大的创造精神;女娲补天治洪、舜耕历山、鲧禹治水、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神话蕴含着伟大的奋斗精神;盘古化物、神农尝草、鲧死化禹、夸父手杖化邓林等神话蕴含着伟大的奉献精神;龙图腾的形成与统一、大神们的复合形象、华夏民族的融合等神话蕴含着伟大的团结精神。这些伟大的民族精神引领着华夏民族创造出举世瞩目的人间奇迹,谱写了战天斗地的奋斗篇章,引吭出可歌可泣的奉献之歌,弹奏出团结向心的动听旋律。这些伟大的民族精神,铸造了华夏民族团结奋斗、牺牲奉献、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成就了华夏民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使华夏民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摘编自闫德亮《古代神话定型与华夏民族形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华夏民族融合过程有两条途径:外向认同,变夷为夏;内向认同,夷变为夏。

B. 我国古代神话对于华夏民族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它养了华夏民族的精神。

C. 上古时代每个部族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图腾,例如龙是太昊伏羲部族的图腾。

D. 古代神话中蕴含的创造奋斗奉献、团结等精神,促进了华夏民族发展壮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采用总分式结构,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神话在华夏民族凝聚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B. 文章引用德国思想家谢林的言论,有力论证了龙图腾旗帜对于中华民族的引领作用。

C. 文章按历史时代顺序,清晰地揭示了龙如何一步步成为华夏民族统一图腾的过程。

D. 文章较为具体地阐释了中国古代神话中蕴含的丰富民族精神,并指出其重要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神话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对华夏民族品格的铸造、社会责任的形成,都有很大促进作用。

B. 图腾是先民们的祖先认同与部族灵魂标识,其中包含了超自然力及其丰富的精神内涵。

C. 华夏民族通过兼并扩张,将匈奴、鲜卑、苗族、瑶族等变成其一分子,不断发展壮大。

D. 刘邦以龙子的身份降生尽管荒诞,却使龙成了华夏民族图腾,中华民族成了龙的传人。

高二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