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土探寻救亡中国的道路。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器物之路)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分配给军队。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另一批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他们希望通过创办这类企业,将产品投放市场,同外国人竟争,“分洋商之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在19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创办的企业在性质上有什么区别?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是什么?

(制度变革)

材料二  1895年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举国激愤。时值18省1300多名举人在京会试,37岁的广东考生康有为在一夜之间赶写万言书,提出“拒和、迁都、变法”主张。

材料三  孙中山在临终时嘱托革命人士:“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2)材料二描述的是中国近代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三中的“革命”有何重大的历史贡献?

(思想解放)

材料四  陈独秀说:“吾国人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所以必须启发民智。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以陈独秀为首的先进知识分子发起了什么运动来“启发民智”?他们在启发民智过程中打出的旗号是什么?

(探究启示)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化的探索之路、我们从中可以得出什么认识?

九年级历史综合题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