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风云变幻的近代历史中,中华民族无数仁人志士面对着国之存亡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历史上,甲午战败是一个转折时刻,所谓“一战而人皆醒矣”。……便是在这种历史性的悲凉时刻,三个中国知识分子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37岁的康有为选择了变法,29岁的孙中山选择了革命,42岁的张謇选择了实业,而其终极目标都是救国。

——《跌荡一百年》吴晓波

(1)请分别写出康有为、孙中山与张謇在19世纪末的救国探索。

材料二  北伐战争一开始就是两种目的。国民党的目的在于由国民党来统一中国,共产党则努力使北伐成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北伐军的上层为求得战争的胜利,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容忍共产党发动群众,……以此为代价来换取人民群众对战争的支持。但是,这种交换是随着国民党北伐目的实现程度而变异,它的军事行动的进展同建立统一政府这个目的之间的距离愈远,那种“容忍”就愈大;两者距离愈近,那“容忍”就愈小;愈接近战争的胜利,愈排斥人民群众的自由。

——《关于北伐战争的评价》金立人

(2)北伐战争的任务是什么?依据材料二,概括北伐战争最终没能获得完全胜利的原因。

材料三  抗战胜利后,1945年8月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国内和平与国民党在谈判桌上进行了一次激烈较量。随后,经过三年的军事较量,中国共产党终于推翻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赢得了执政党的地位,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3)材料三中“谈判桌上的较量”指哪一历史事件?国共双方“三年的军事较量”中,中国共产党迅速获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由上述材料及问题,对你有怎样的启示?

九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