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建国以来我国在经济体制建设的道路上进行不懈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一1953~1957主要国家工业总产值

表二1952~1957年中国主要产品产量简表年平均增长速度(%)

——摘编自《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和《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1)据材料一两表概括指出,这一时期我国工业生产所呈现的特点有哪些?形成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材料二  1980~2016年深圳市生产总值

(2)从材料二的图中反映出深圳经济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出现这种发展趋势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就经济方面来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这就造就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4年)

(3)据材料三指出,打破僵化模式的关键是什么?概括说明要实现这一关键目标必须解决好哪些问题?

材料四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化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1993年《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4)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是要发挥哪一经济手段的作用?为保证这一体制的社会主义性质,对所有制提出了什么要求?

(5)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建国后我国经济体制发展所呈现的趋势?

九年级历史综合题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