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据多家媒体报道,目前多项研究显示近年来全世界的蜜蜂数量减少,甚至存在灭绝风险,蜜蜂数量锐减已是一个全球性的大问题。

曾经有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蜜蜂消失后,人类只能活四年。”这个假托爱因斯坦的说法虽然已被证实确实为“假托”,但却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蜜蜂的特殊性。

在人类发现蔗糖和甜菜糖之前,是蜜蜂生产的蜂蜜给予了人类味蕾上最初的甜。假如蜜蜂灭绝了,人类可能再也享受不到蜂蜜的美味了。此外,除了玉米、小麦、大米等风媒作物外,全球约30%的农作物都依赖虫媒授粉,如果传粉昆虫消失,虫媒作物的产量就会显著下降,有些甚至会导致减产甚至绝收的后果,人口数量持续暴增的人类将面临严重的饥荒。

有研究表明,相比人工授粉,昆虫授粉可以使大多数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都得到提高。而相比苍蝇、黄蜂、甲虫这些传粉昆虫,能够大规模家养的蜜蜂在授粉上更高效、更专业。

(有删改)

材料二:

蜂蜜的主要成分是釆糖和葡萄糖,在自然界中是非常珍贵的能量来源,是许多动物都无法拒绝的诱惑,通过法国及西班牙岩画上的证据推测,人类大约从旧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在野外获得蜂蜜了。

为了获得蜂蜜,古埃及人最早对蜜蜂进行驯养。作为最早被人类驯养的昆虫之一,西方蜜蜂也随着人类活动而被带到世界各地。目前除极少数地区外,各地均有西方蜜蜂分布。但西方蜜蜂对于许多地区来说是一种人为引入的外来物种,由于它们强大的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一些地方的野生蜜蜂种群因此受到一定的影响。

以中国为例,西方蜜蜂于19世纪被引入,由于它们体型较大,竞争能力强,造成我国野外分布的原生种类中华蜜蜂的分布区域迅速缩小,而一些本土生态系统中依赖中华蜜蜂传粉的植物,西方蜜蜂很少拜访,进而也影响了植物的授粉量。

(有删改)

材料三:

为了防患于未然,科学家们也开始着手研究机器蜂或其他替代品,以实现蜜蜂的授粉功能,从而应对未来蜜蜂灭绝后可能出现的情况。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结果并不理想。

想要生产1千克的蜂蜜,辛勤的蜜蜂必须要完成200万朵花以上的巨大“工作量”,约3642.17平方千米的杏仁树,需要蜜蜂为3万亿朵花来授粉。无人机授粉这种方式需要远程操控,而指挥像整个蜂群那样的一大群无人机似乎不切实际。

机器蜂无法像真正的蜜蜂一样酿造出香甜的蜜,因为蜂蜜中有蜜蜂自身携带的生物活性物质,这是机器蜂完全不可能取代的。

另外,在传粉昆虫和开花植物的协同进化过程中,蜜蜂等传粉昆虫逐渐形成高效传播花粉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的能力,这也是机器蜂难以具备的。

(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蜜蜂消失后,人类只能活四年”不是爱因斯坦所言,蜜蜂的消亡会造成人类毁灭的观点也非常荒诞。

B.人类驯养蜜蜂的历史非常悠久,相关证据显示,大约在旧石器时代古埃及人就开始对蜜蜂进行驯养以获取蜂蜜。

C.科学家想用机器蜂替代蜜蜂的所有功能,短期内还难以成为现实,因为蜜蜂自身携带的生物活性物质,是机器蜂完全不可能取代的。

D.蜂蜜不仅给人提供珍贵的能量,而且在人类发现蔗糖和甜菜糖之前,还是唯一的甜味剂,可以带给人味觉上的享受。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假如蜜蜂真的灭绝,会对人类农业生产造成较大的打击,甚至会导致减产甚至绝收的后果,人类将面临严重的饥荒,从而引发全人类的生存危机。

B.蜜蜂在授粉上更高效、更专业,是因为苍蝇、黄蜂、甲虫等其他传粉昆虫不具备高效传播花粉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的能力。

C.近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不管是家养蜜蜂还是野生蜜蜂,其数量都在急剧减少,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蜜蜂已经刻不容缓。

D.西方蜜蜂有较强的竞争力,挤占了本土蜜蜂的生存空间,本土蜜蜂以及依赖本土蜜蜂授粉的植物前景堪忧。

3.在蜜蜂数量锐减的现实面前,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虫媒作物的授粉问题?请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

高二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