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路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路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率:全都,一概

B.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弥:更加

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确定,断定

D.此言得之                 得:得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不赂者以赂者丧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B.与战败而亡者           秦伯说,与郑人盟.

C.则秦之所大欲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提出中心论点之后,接着提出了两个分论点: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

B.在论证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时,作者主要用列举事例、对比和引用的论证方法,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论证。

C.选文摆出秦“战胜而得”与诸侯“战败而亡”的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秦之所大欲”与“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既照应了开头,又为下文的进一步论证做好了准备。

D.引用古人的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进行对比论证,贴切恰当,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又含有收束之意,而且使论证深入浅出,明白易晓,增强了说服力。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3)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高二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