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被时间打败的故乡

①从未想过自己会在故乡无路可走,但眼前的事实几乎就是这样。通往老房子的3条路,有两条已完全被草木封锁,仅剩的暂且可绕行的路,竟也荒草丛生。

②实际上,5年前情况就已经是这样了。只是今年,有个女人颤颤巍巍地拄着拐棍儿站在山坡上,当她远远地有气无力地喊我的小名时,我才认出她是当年村里公认最壮实的女人。看到刚刚年届60的她已衰老至此,我忍不住一阵心酸,随即无可奈何地意识到,我的故乡彻底被时间打败了。

③时间先是打败了老房子。

④在倚山而居的村落里,我们家位于最靠近山脚的一条居住线上。1984年始,就有人家搬进城,这条线上前前后后住过的12户人家,如今空无一人。除了有两三处房子勉强可以住人,剩下的老房子,或摇摇欲坠,或已坍塌,或早已变为菜地、麦田和橘园。在植物恣意生长的土地上,外人丝毫不会看出这里曾经有人居住的痕迹。

⑤时间随后打败了老房子的主人。

⑥在回乡上坟的车上,父亲一路讲的是村里村外同龄人的死讯。我对这些人的记忆,还停留在10年甚至20年前。而能被记住的,大多是方圆几十里呼风唤雨或性格突出的“人物”。他们或进了城,或依旧留在农村,但结局大致相似──当年的狂放、不羁乃至霸气,先后都被时间抹去,归拢于山坡上一座座小小的坟头里。

⑦时间也打败了老房子主人们的恩怨。

⑧这些曾经在乡间田头为了一棵树、一厘地而寸步不让的男女,先后成了“城里人”。置身于陌生而广阔的城市里,他们觉得天地豁然开阔。再回望与自己几无利益瓜葛而草木依旧的乡村时,他们像城里人一样,看到的不再是残酷的丛林法则,而是温情的乡村记忆。那些当年抄起铁锹在房前或垄间打得头破血流的人们,在城市街头偶遇或回乡祭祖重逢后,已然能微笑致意。

⑨留在村里的为数不多的人家,偶尔会因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起争执,有时还会找到城里的旧人来求证论理、主持公道。“城里人”自然知道,农村没有一些城里人想象中那般诗意、淳朴和美好,甚至更多的是丛林法则下的愚昧、狭隘和残暴,但他们仍会以过来人的身份,劝导执拗不化的乡亲,今天所有的斤斤计较,将来都会云散烟消,被时间一一打败了。

⑩的确,在他们成群结队决定告别农村生活的那一刻起,故乡就注定要被时间打败。

⑪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搬进城,村里再也组织不起护渠、引水、修路、挖井的队伍。半山腰处,夏有蛙鸣冬有薄冰的池塘最终干涸,山脚下的溪边再也不见用棒槌捶打衣物的女人,通往田地的道路逐年垮塌荒废,村头洼地的水井渐渐被淤泥和石块填埋。

⑫时间打败了这些农村的公共设施,也从根基上瓦解了乡亲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⑬春节前不久,舅舅帮人忙把他们村的一位邻居送上山了。原本就不大的自然村里,即使从邻村请人,也很难找够8位为逝者抬棺的成年男性,于是60多岁的舅舅就成了“壮劳力”。30年前,抬棺的是他和他年轻力壮的同龄人;30年后,他还不得不“搞这事”。他们不安和恐惧地说:“村上死个人,眼瞅着就抬不上山了。”

⑭时间就这样打败了他们这代人,也打败了故乡吐故纳新的能力。

⑮告别乡村进入城市的我们,其实和他们一样摆脱不了被打败的命运。不满3岁的女儿,不知祖坟为何物,站在坟前喜笑颜开,徒留我和父亲神情凝重;望着车窗外连绵不断的丘陵山峰,她随口而出的是“小乌龟爬山坡”;望着那个喊我乳名的老奶奶,她一脸茫然。眼前的一切对她来说,全是陌生的。

⑯她不知道,在故乡被时间打败之后,我和她都将成为回不去故乡的人。

1.故乡哪些方面被时间打败了?请把下面内容补充完整。

①老房子—→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老房子主人们的恩怨—→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归纳①②段的内容,并谈谈它们在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描写的相关知识,说说你对第⑬段“他们脸露不安和恐惧地说:‘村上死个人,眼瞅着就抬不上山了。’”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品析语言。

(1)剩下的老房子,或摇摇欲坠,或已坍塌,或早已变为菜地、麦田和橘园。(从修辞角度)

(2)第⑩段中“注定”一词用得好不好?并说说理由。

5.联系文章内容,作者为什么会说“告别乡村进入城市的我们,其实和他们一样摆脱不了被打败的命运”?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