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国际化大都市”这个概念的起源,究竟是苏格兰城市规划师格迪斯于1915年提出的,还是英国学者霍耳在1966年提出的,无关紧要。国际化大都市应是区域中心,与主要的金融中心、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国际性机构的集中地、世界交通的重要枢纽、城市人口和城区规模这些必要前提相比,国际大都市的意义更似一种能量的聚合体,在全球版图上举足轻重;是移民之城,外籍人口的比例,存在着5%、8%、15%、20%四种不同的说法;是会展之城,有一个说法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每年至少要举办150次以上由8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国际会议;是组织之城,小小瑞士就有近400个国际组织,没有沙漠的德国争取到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秘书处设在波恩,连印度和泰国都各有10多个国际组织机构;是服务之城,全球国际化程度高的城市,服务业(第三产业)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都在70%以上;是传媒之城,大众传媒体系可谓是城市的神经网络,国际大都市应尽可能地创造国内外有影响的报纸、电视广播节目、文学作品、出版社、学术刊物、视听发行机构、书店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市场,还应是文明之城。

(何树青《国际大都市的八道门槛》,有删节)

材料二:

(提高上海大都市四层次的竞争力)

材料三:

从“一个龙头、三个中心”,到“四个中心”,再到“国际大都市”,上海的城市定位经历了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2008年,上海市政府正式提出将“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作为上海的城市精神。面向“国际大都市”,上海已具有城市品牌营销意识,发展重点已从经济导向转向了经济与文化并举。

2010年公布的上海国民经济十二五发展纲要中,就提出了“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的各项措施,具体内容包括举办各类国际会议、展览、论坛、赛事等活动:营造国际化的居住和商务环境;营造国际化语言环境;建设若干国际文化风情街等。2010年上海世博会正是“世界主义”的文化巨作。

上海的城市规划力求凸现国际化与现代性的形象。许多标志性建筑是由国外建筑设计师设计的:东方艺术中心的设计者是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环球金融中心的设计者是美国KPF建筑师事务所,金茂大厦的设计者为美国芝加哥SOM设计事务所,上海科技馆由全球第四大建筑事务所RIKL公司设计,上海大剧院的设计者则是法国建筑师夏邦杰。这些新兴的城市地标展示了上海新的“世界性”形象。

自2002年起,上海年鉴每年公布来沪的外国人增长比率,并开辟专栏,对于优秀外国人及他们的先进事迹做出报道。除此以外,上海市政府每年都通过颁发“白玉兰奖”,来表彰在上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作出贡献的外国人。奖项创立以来,上海市每年授予白玉兰奖的外国人数量从1993年的十几位,增加到了2010年的七十多位,获奖人士大多为外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与此同时,媒体中也开始用“新上海人”来称呼在上海生活的,对上海作出贡献的“外国人”、“港澳同胞”及“外地人士”。

(钟浴曦《上海“国际大都市”文化构建及其“世界主义”内涵》,有删节)

1.下列说法不属于“国际大都市”要求的一项

A.一个区域的政治中心,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B.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等产业非常发达。

C.城市人口中外籍人口的比例占5%以上,且逐年上升。

D.城市文明程度高,并构建了发达的大众传媒体。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八道门槛值得各国借鉴,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要求会增多,不变的是发展国际化大都市是各国的追求。

B.上海从治理结构、持续发展、经济增长、人类发展四个层面展开,逐步推进,非常具有规划性,实现了四个层次的竞争力的目标。

C.上海为了发展成国际大都市采取了一系类的措施,在建筑设计方面凸显现代性和国际化,展示了上海新的“世界性”形象。

D.上海多年来对全世界的优秀人才来沪实行奖励,对他们的优秀事迹作出报道,政府还颁发特别奖项表彰做出贡献的外国人。

3.请结合材料,分析上海成为“国际大都市”的具体体现。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