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佚之狐曰:“主公若加其官爵使之往说,不患秦公不听矣。”郑伯遂召烛武入朝,见其须眉尽白,伛偻其身,蹒跚其步,左右无不含笑。烛武拜见了郑伯,奏曰:“主公召老臣何事?”郑伯曰:“佚之狐言子舌辩过人,欲烦子说退秦师,寡人将与子共国。”烛武再拜辞曰:“臣学疏才拙,当少年时,尚不能建立尺寸之功,况今老耄,筋力既竭,语言发喘,安能犯颜进说,动千乘之听乎?”郑伯曰:“子事郑三世,老不见用,孤之过也,今封子为亚卿,强为寡人一行。”佚之狐在旁赞言曰:“大丈夫老不遇时,委之于命。今君知先生而用之,先生不可再辞。”烛武乃受爵而出。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材料二:

太子丹访得勇士夏扶、宋意,皆厚待之。有秦武阳,年十三,白昼杀人于都市,市人畏不敢近,太子赦其罪,收致于门下。太子丹乃悉召夏扶、宋意、秦武阳至,与田光相见。田光一一相过,问其姓名,谓太子曰:“臣窃观太子客,俱无可用者。夏扶血勇之人,怒则面赤;宋意脉勇之人,怒则面青;秦武阳骨勇之人,怒则面白。夫怒形于面而使人觉之,何以济事?臣所知有荆轲者,乃神勇之人,喜怒不行,似为胜之。”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材料三:

若燕、秦之事,则国家大计也。不特燕非子丹一人之事,即秦亦非王政一人之事也。无论荆轲技艺生疏,不能成刺;即使其剑术果精,副行应手,竟得秦王而刺之。夫秦之图燕,固国之大计,非王政一人之私也。一王死,秦复立一王,其怨燕更深,而用兵愈奋,安足以制秦人之命,而缓燕须臾之亡乎?若说生劫秦王,更是可笑。秦之以诈力欺人而取人,其来久矣,王政尤为枭桀之甚者也。苟得而劫之,固不患其不许也。但反诸侯之侵地,非比于授受尺寸之物,可结局于立谈之顷者也。王政即许之,能保其必践乎?许之而复背约,荆轲仍有更进之术乎?既皆不能,则劫之犹无劫也。

(清·蔡元放)

材料四:

在鸿门宴上不杀刘邦正是项羽“君王之度”的表现。无论在人格上,还是在道德伦理上,项羽都表现出了宽容、豁达之心啊!如果说作为一个君王心地仁慈是个缺点,那也是因为项羽生活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假使他生活在现在,很可能是另一番景象。作为一个国君,谋略当然也应该有,但比起刘邦的老奸巨猾,为了利益可以不择手段,我个人倒认为项羽比他高尚得多,古语云“君子坦荡荡” ,项羽是真正的君子!

(无名氏《这样一个项羽》)

1.下列材料一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烛之武对郑伯“一拜”“再拜”,说明他是个有礼之人,但他的言辞中也隐含着对郑伯没有在早年间重用自己的不满。

B.面对郑伯的“邀请”,烛之武先是半推半就,但最终还是被郑伯的诚意打动,没有放弃为国立功的重大机会。

C.在材料一和课文《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有机会出山与佚之狐的举荐都有极大的关系;但烛之武最终出使秦军,郑伯的努力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D.郑伯的诚意、爵位的诱惑及在场的佚之狐的直言鼓动,都构成了烛之武终于出山的原因。

2.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二中田光对夏扶、宋意和秦武阳的评价令人耳目一新,但田光为了向太子丹推荐荆轲而违背事实贬低此三人,有失公允。

B.在材料三中,蔡元放对“荆轲刺秦王”的价值和意义持有完全否定的态度,其中使用的比喻论证方法,增强了说服力。

C.在表达方式上,材料二属于叙述,材料三属于议论;两则材料的内容及主旨具有高度的重合性,让我们增广了见识。

D.材料四认为项羽在鸿门宴上表现了宽容豁达的君子气度,刘邦却是不择手段的小人。这种认识虽然有失偏颇,但作为作者的一种主观感悟,也无可厚非。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课文内容和你自己的思考,请你从烛之武、荆轲、项羽三个人物中任选一人进行评价。

高一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