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有天下,裂土四而瓜分之,设五等,……秘宇幽厉,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矣。厥后,问鼎之轻重者有之,射王中肩者有之……天下乖,无君君之心……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秦始皇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分封国家和国王,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四  行省品秩高,权势重,对所辖路府州县官的统摄和节制力自然较强。行省辖区广,数量有限,又便于朝廷的最高指挥和节制……弥补了秦汉以来朝廷直接控制数目较多的郡、州、路时的缺陷和不足,使中央政府对各地路府州县的控制明显加强了。

——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1)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反映的制度有何创新之处?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汉初政治制度较秦朝之不同?

(3)概括材料四中这种制度的实施所产生的影响。

(4)综合以上分析,指出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变革所反映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趋势。

高一历史材料分析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