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成为杰出人才究竟决定于什么

①从事教育事业将近60年,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惑着我:“一个人要成为杰出人才,究竟决定于什么?”

②是高学历和高学位吗?但并不是每一个获得大学文凭甚至高学位者,都能成为杰出人才;相反,有些没上过大学的人也有不少成为优秀人才。是名校和名师吗?但不是每一个进入名校或师从名家的人都能成为杰出人才,而没有进入名校或师从名家的人,也有不少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华罗庚是由初中毕业生而成为世界级数学大师的,师从他的学生不下百人,但成为世界杰出数学家的,也只有五六个。

③经验表明,一个人能否成为杰出人才,基本上不决定于学历和学位的高低,不决定于学校和老师的名气,不决定于物质条件的优劣,只决定于他自己。

④决定于他有无远大志向和执着精神。立大志者方能成大事,孜孜以求者才能品尝到胜利的果实。古今中外,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

⑤决定于他是否爱读书。凡杰出人才都酷爱读书,将读书看作生命的一部分。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年少时就热爱读书,四处借书抄录阅读;成名后,他依然以读书为乐,读书伴随他的一生。中国“千人计划”专家、主持“夸父卫星”项目的刘维宁,自识字后就坚持每天读书,雷打不动。古人云:“立身以学习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只有热爱读书才可能成为杰出人才。

⑥决定于他是否具有自学能力。杰出人才的共同特点就是具有超强的自学能力。英国大博物学家托马斯·赫胥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张舜徽就是典型例子。赫胥黎8岁才开始接受启蒙教育,只上过两年学,他完全靠自学精通了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学、医学,并获得过英国皇家奖章,还担任过伦敦大学的校长。张舜徽一天校门未进过,完全通过自学成为公认的一代通儒。当今大数据时代,在线学习使获取教育信息更便捷,为无师自通提供了更大空间。不依赖教师,不迷信权威,通过自学,发展自己的特长,将大大有助于一个人成为杰出人才。

⑦决定于他是否能文理兼修。国学大师钱穆曾指出:“今日国家社会所需者,通人尤重于专家。”“通人”在古代指的是既有文韬又有武略的人;在今天则指文理兼修、博古通今的人。诺贝尔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大多数人物只知道他是个科学家,很少有人知道他同时也是一位颇有建树的文学家和精通五种文字的翻译家。很多人只关注罗·霍夫曼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却没有注意到他同时还出版了多部诗歌集和散文集。文理兼修使他们取得了如此伟大的成就,成为学术大师。因此,无论是学校、家长还是学子,都要走出专业化教育的误区,打好厚实的文理知识的基础。

⑧决定一个人成为杰出人才的因素有很多,对于莘莘学子而言,明确并做到以上几点,是大有裨益的。

(作者:刘道玉。有删改)

1.从全文看,要成为杰出人才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2.请简要分析第①~③段的论证思路。

3.第⑦段在论证方法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4.请为第④段补写一个恰当的事实论据。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