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是什么促使你买了一件商品?是因为你真的喜欢,还是因为看到到处都在卖或者网络上都在谈论?如果是前者没有问题,如果是后者的话,就要思考一下,是什么样的力量促使着你去买一个并不了解的商品呢?这种力量,在学术上被定义为“消费主义”。

对于消费主义的研究,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学派有着不同的研究路径,但他们所看到的问题都是一致的,新古典经济学以研究消费者的消费需要和消费偏好为基础,提出了索求经济学的主张,并由此生出了“欲求经济学”的理论:这种需求不是来自于商品的真实需求,而是一种“欲望”营造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学派对于消费主义的批判历史更加久远,理论体系更加完备,二战后的西方马克主义学者们纷纷对“消费主义”这一时代主题进行了研究和批判。马克思主义者让·鲍德里亚认为,当消费者要从这一产品或服务中获得差别的感受时,就要为这种感受支付差别溢价,这个溢价就是“符号价值”,以此为延伸,学者们提出了“需要”与“想要”两个不同的消费驱动力。需要,是人与商品之间的本质联系,人们关注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想要,是消费者对商品的符号象征性的关注,人的本质在于“需要”,而“想要”在于消费主义符号价值的异化,需要与想要的分离,展现了消费主义时代商品中物质性和符号象征性两者分离的趋势,受消费主义影响的人们关注的是商品符号的象征性,而较少关注商品的物质性。

因此,在被消费主义异化的商品交换过程中,消费者们更看重商品的符号价值而非本身的价值,商品的交换价值远高于其真正的使用价值;消费的需求并非其“需要”。而是通过广告等手段被创造出来的欲望——“想要”。

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商品具有明显的两个特点:使用价值低,交换价值高,消费者购买的不是商品本身的价值,而是其附加的符号价值。

消费主义影响着今天中西方社会的方方面面,最典型的比如节日的异化,传统节日的定义不外乎宗教、农业生产特殊节点、宗族纪念,而现代节日的定义则几乎只剩下一个——消费。再比如对于公众人物的异化,现在的当红明星只能称之为明星,并不能称作“演员”或者“歌手”,当今那些“风华正茂”的明星、偶像们,也大多是消费主义产物。从根本上讲,“偶像”这一形象符号能从演员、歌手分化出来,就是消费主义异化的结果。消费主义剥离了明星身上最后一点文化特质(使用价值),把他们变成了网络流量的附属产品。

年轻人为什么沉迷于消费主义?为什么乐于追求符号价值?因为,在资本为王的社会中,传统的“中产阶级”、新兴的“隐形贫困人口”“新穷人”等,在工作中越来越感到疲惫和乏味,这使他们更愿意通过消费来寻求心理补偿,固执地寄希望于在消费的帮助下找回工作中所缺夫的意义和乐趣,其实,这是一种在固化社会中自我麻痹的选择。

(节选自赵皓阳日《生而贫穷》,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消费主义是二战后西方社会的一个时代主题,它是人们购买商品的驱动力之一

B.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研究了消费者的消费需要和消费偏好,认为“欲望”营造了需求。

C. 受“需要”和“想要”的驱动,人们购买商品时更多地关注了商品符号的象征性。

D. 被消费主义异化的明星、偶像们,他们只是网络流量的附属品,没有了使用价值。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新古典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学派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揭示了消费主义的本质。

B. 文章以节日异化和公众人物异化为例证,深刻批判了消费主义对中国社会的不良影响。

C. 通过分析当前年轻人沉迷于消费主义的原因,文章指出了自我摆脱社会固化的方法。

D. 文章运用了引用、举例、归纳等论证方法,警示读者在日常消费过程中应保持理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马克思主义学派更早地对消费主义进行了研究和批判,并拥有更加完备的理论体系。

B. 人们的消费需求被广告等手段左右时,商品的交换过程也就被消费主义异化了。

C. 消费主义造成了节日的异化,节日失去了传统定义,节日的定义完全被消费取代了。

D. 把消费作为心理补偿,进而找回缺失的乐趣,是年轻人沉迷于消费主义的主要原因。

高二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