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铉,字宗器,长洲人。生弥月而孤。及长,割股疗母疾。母卒,衣毁,以孝闻。永乐中,用善书征入翰林,举顺天乡试,授中书舍人。宣德时,预修成祖、仁宗《实录》,迁兵部主事,仍供事内廷。正统中,再修《宣宗实录》,进侍讲。以学士曹鼐等荐,与修撰王振教习庶吉士。

景帝立,进侍讲学士,直经筵。三年以高谷荐迁国子祭酒时以国计不足放遗诸生不愿归者停其月廪。铉言:“养才,国家急务。今仓廪尚盈,奈何靳此?”遂得复给。又令甄别六馆生,年老貌寝,学艺疏浅者,斥为民。铉言:“诸生荷教泽久,岂无片长?况离亲戚,弃坟墓,艰苦备至,一旦被斥,非朝廷育才意。乞拣年貌衰而有学者,量授之官,”帝可其奏。寻以母丧归。服阙,赴都,陈询已为祭酒。帝重铉,命与询并任。天顺初,改少詹事,侍东宫讲读。明年十月卒。帝及太子皆赐祭,赙赠有加。宪宗立,赠礼部侍郎,谥文恭。

铉性介特,言行不苟。教庶吉士及课国子生,规条严整,读书至老弥笃。仲子瀚以进士使南方,诚行,阅其衣箧,比还,箧如故,乃喜曰:“无玷吾门矣。”瀚官终副使,能守父训。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五十一》)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三年/以高谷荐/迁国子祭酒时/以国计不足/放遣诸生/不愿归者停其月廪

B. 三年/以高谷荐/迁国子祭酒时/以国计不足/放遣诸生不愿归者/停其月廪

C. 三年/以高谷荐/迁国子祭酒/时以国计不足/放遣诸生不愿归者/停其月廪

D. 三年/以高谷荐/迁国子祭酒/时以国计不足/放谴诸生/不愿归者停其月廪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兵部,六部之一,主管武官的选用、考查以及有关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B. 《宣宗实录》,是以明朝宣德皇帝谥号命名的一部编年史,专记其统治时期的大事。

C. 服阕,守丧期满除去丧服。根据与死者关系的亲疏,所穿丧服由重至轻,分为五服。

D. 祭酒,为国子监最高负责人,中央官职之一。主要任务为掌管大学之法与教学考试。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刘铉以孝闻名。他曾割下大腿肉为母亲治病;母亲去世时,因为哀伤过度,健康受到损害。

B. 刘铉爱惜人才。皇帝欲斥退部分六馆生为民,刘铉认为与朝廷育才本意不符,建议量才任官。

C. 刘铉深受器重。他去世时,皇帝和太子都赐赠财物治丧,并追赠他礼部侍郎官衔,谥号文恭。

D. 刘铉治学严谨。他喜好读书,至老弥笃;教导庶吉士和国子生时,制定了严整的规章制度。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永乐中,用善书征入翰林,举顺天乡试,授中书舍人。

(2)濒行,阅其衣箧。比还,箧如故,乃喜曰:“无玷吾门矣。”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苏轼《赤壁赋》)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