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苏轼《喜雨亭记》节选)

(乙)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轼《赤壁赋》节选)

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B.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C.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D.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汉武,汉代帝王刘彻的年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

B. 岐山之阳,说的是岐山的北面。山之阳指的是山的北面,水之阴指的是水的南面。

C. 乙卯、甲子、丁卯指的是时间,六十甲子最古老的用途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

D. 孟德,即曹操,孟德为曹操的字,古代人的名字由姓、氏、名、字、号五个部分组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古代逢到喜庆,便以之题名于事物,表示不忘。甲文中作者以“雨”题名亭子,也有这个意思。

B. 甲文写作者到了扶风第二年,开始造官邸,在堂屋的北面修建亭子,在南面开凿池塘,引来流水,种上树木,把它当做休息的场所。

C. 甲文中说没有收成,盗贼就会猖獗起来,这就需要很多监狱,如果这样,作者与客人想在这亭子上和百姓游玩享乐,也难做得到了。

D. 乙文中写像曹操这样的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时,何况自己!作者借此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

4.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