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小题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甲)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年且九十    苟且偷安    得过且过     穷且益坚

B.寒暑易节    以小易大    移风易俗     平易近人

C.惧其不已    死而后已    赞叹不已     壮心不已

D.山之一毛    不毛之地    轻于鸿毛     九牛一毛

2.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甲)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翻译:邻居京城氏的孀妻有个遗腹子,刚刚换牙的年纪,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

理【解析】
愚公在移山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连换牙的儿童都贡献自己的力量,可见愚公移山的行为得到了所有人的支持。

(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翻译: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

理【解析】
愚公肯定了人力的无穷无尽,而山只能是越挖越少。这是对人力和自然发展变化关系的深刻认识,令人信服,智叟也哑口无言。

3.结合上文愚公移山的做法和(链接材料)的内容,谈谈自己的感悟。

(链接材料)

臣闻鲧①障洪水,九年无功。禹得《洪范》五行之书,知水趋下之性,乃因水之流,疏决就下,而水患乃息。然则以大禹之神功,不能障塞其流,但能因势而疏决尔。今欲逆水之性,障而塞之,夺洪河之正流,斡②以人力而回注,此大禹之所不能,此其必不可者四也。

——《欧阳修集·奏议卷十三》

注:①鲧:鲧(gǔn),大禹的父亲,有崇部落的首领,曾经治理洪水长达九年;②斡:(wò)旋转。

九年级语文课内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