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小石潭记》,完成下列小题。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目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选出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

A.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潭以整块大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B.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向潭西南望过去,小溪像北斗星那样曲曲折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明的暗的都能看见。)

C.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的样子。)

D.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2.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寻找小石潭的过程,为下文写小石潭幽寂的环境,清澈的潭水等内容埋下伏笔。

B.本文观察入微,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设喻,如“犬牙差互”传神地描写了溪流形状。

C.第二段写潭中游鱼或动或静,精灵可爱,但其实通过写游鱼写出了潭水的清澈。

D.文中正面侧面相结合的方法表现潭水的清澈,“水尤清冽”是直接描写,游鱼的动静情形是侧面描写。

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运用了移步换景和定点观察相结合的写景方式。移步换景的方法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到小石潭后又采用定点观察的方法,由近及远写出小石潭及周围景物的特点。

B.全文不足二百字,但写景状物生动传神,描绘了小石潭石之奇、水之清、鱼之乐、人之情。

C.本文所写景物,透出作者与同游人的愉悦心情。“心乐之”,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D.作者不仅善于捕捉山水的自然美,而且在山水中寄托了自己的情怀,情感的微妙变化,或暂时的喜,或喜后的忧,都是与作者那排遣不开的苦闷心情联系在一起的。

八年级语文课内阅读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