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甲)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乙)陶潜之略传

房玄龄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①。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畜②素琴一张,弦徽③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陶潜传》

(注释)①融然:和悦的样子。②畜:通“蓄”。③徽:系琴弦的绳子。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但识琴中趣    但:但是 B.尝著《五柳先生传》  尝:曾经

C.曾不吝情去留   去:离开 D.不戚戚于贫贱   戚戚:忧愁的样子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因以为号焉    不以物喜 B.亲旧知其如此  其真无马邪

C.既醉而退     学而不思则罔 D.无怀氏之民欤   高卧北窗之下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4.陶渊明无论是穷困之时,还是酒醉之后,都能始终保持一种乐观开朗、超然物外的心态。请在(乙)文中找出与“晏如也”意思相近的另一个句子。

5.儒家主张“济世安民”,道家崇尚“自然平和”。陶渊明是“儒”?是“道”?结合文内容以及你的阅读积累,参考名家点评,写出你的看法及理由。

(儒家情怀)“陶是个知识分子,骨子里是心忧国家,要踏破不平救黎民,治天下。…‘还有‘金刚怒目’的一面。一时彭泽县里削富济贫、充实国库的政改实验搞得轰轰烈烈。正是:……翻身一怒虎啸川,秀才出手乾坤转!”

——一梁衡

(道家风骨)“(陶)是个非常平和的田园诗人。他的态度是不容易学的,他非常之穷,而心里很平静。“他穷到衣服也破烂不堪,而还在东篱下采菊,偶然抬起头来,悠然的见了南山,这是何等自然。”

———鲁迅

九年级语文对比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