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风翕的《植物“说脏话”》(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①当你漫步于一片森林中,深吸一口气,就可以闻到植物的“语言”。没错,植物的“语言”是带有挥发性的化学物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花香、草香等,比如β-蒎烯,这是一种闻起来很清新,有松树味道的物质,大量存在于针叶植物如松树、杉树和菊科植物中。

②科学家将植物所释放的化学物质视作它们的“语言”,当一株植物释放挥发性化学物质时,那是它在“说话”,而别的接收到这些化学物质的植物则是在“倾听”,并会根据所“听”到的内容做出相应的反应。

③它们的“语言”主要用于群体内的相互交流,如在受到昆虫攻击时发出警报。例如,一棵西红柿植株在受到切根虫的猛烈攻击时,它就会向空气中释放一种特殊的挥发性物质,告诉同伴们敌人袭击,附近“听到”警报的西红柿就会释放糖苷,合成对害虫有毒的核苷生物碱,防止害虫对西红柿的进一步伤害。

④“语言”不仅用于内部交流,还可以用于“外交”。授粉者可以“听”得懂植物的“语言”,根据花香,它们能够判断出哪一朵花需要传粉了。另外,关键时刻,植物的“语言”还能够搬救兵。当大豆植株受到蚜虫的攻击时,会释放某种特殊的化学物质,大喊:“救命!救命!”援军——瓢虫听到后,便立即赶来,拯救大豆于水火。

⑤然而,目前植物的“语言”正遭受威胁,空气污染干扰了它们的“语言”,植物开始“说脏话”了。授粉者不喜欢“说脏话”的植物。东芬兰大学的生态学家把大黄蜂放在一个小室里,里面放着模仿黑芥制成的纸花。他们分别收集了生长于干净环境下和污染环境下黑芥植株所释放的挥发性物质,并注入小室中。当注入的是干净环境下黑芥释放的物质时,大黄蜂能迅速反应,快速地找到纸花。而注入污染环境下产生的物质时,大黄蜂是迷茫的,它们漫无目的,到处乱窜。

⑥这样被污染的“语言”不仅为授粉者所不喜,远处同伴们也无法接收到了,因为这导致污染环境下的“语言”的传播距离比洁净环境下传播的距离要近得多。

1.根据相关内容,为“β-蒎烯”下个定义。

2.分析第④节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下面关于选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文中“植物说脏话”,是指“空气污染使植物无法正常地释放挥发性的化学物质”。

B.植物的语言,不仅可以用于内部的交流,还可以用于外部的交流,都是为了防御来自外部的伤害。

C.第⑤节列举东芬兰大学的生态学家所做的实验,是为了更好地说明授粉者不喜欢“说脏话”的植物。

D.选文先介绍什么是植物的“语言”,再说明植物“语言”的作用,最后再谈植物“语言”受到污染的危害,是按照逻辑顺序来进行说明的。

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