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货“充积于厦口”。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不能出口

——人教版《中国近代史·上册》

《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

时间

茶叶

生丝

1840年前

5000(年平均值)

5000(年平均值)

1846年

7010

13220

1854年

14122

62896

1871年

1022159

126000

——整理自《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

材料二  大生纱厂是中国近代早期的民族资本企业之一。创办人是张謇,江苏南通人。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帝国主义忙于战争,使中国纺织工业有了发展的良好机会,给大生纱厂带来了“黄金时代”。从1917年开始,由于外货锐减,国产纱布畅销,特别是四川、江西两地需要量更大,纱价由每箱156元涨到230元,因此全年获利76万两。以后四年也连续赢利,1917~1921年五年共获利560多万两。

——《大生系统企业史》

(1)材料一反映了1840年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动?结合所学分析指出造成这些变动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生纱厂在民国初年迅速发展的原因。

高一历史材料分析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