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时(1860年),清朝官吏都不懂外语,跟洋人打交道很困难。于是,恭亲王建议在总理衙门领导下,设立京师同文馆,培养外语人才,以任翻译。1862年,清廷批准开办京师同文馆,从八旗子弟中选出十人,专学英文。

材料二中国在甲午战败后,为了救亡图存,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发起变法维新的改良运动,特别提出维新变法须从废科举、兴学校开始。1898年6月,光绪皇帝下《定国是诏》,宣布变法,诏书中强调京师大学堂“尤应首先举办”。

材料三1902年共有近代学堂35787所,1912年增至82272所;学生则从1006743人增至2933387人。比较起来,这批人在数量上更多于八股取士类。新的士类在近代中国大批出现,体现了知识分子阶层的新陈代谢。随着他们的产生,同时出现了种种前所未有的职业,如记者、编辑、律师、医生和近代学堂的教师等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京师同文馆和京师大学堂兴办的共同政治背景。

(2)据材料三、概括20世初中国教育发生的新变化。

(3)上述材料共同反映的主题是什么?

九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