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赵准,藁城人,长身美髯,性刚毅方严,终日无惰容,不轻言笑。年二十余,始读书。时有敏少年,日记数千言,赵先生耻居其下,日所诵书必与之埒①。日不足,竟夜读忘寝。举顺天乡试,为学官。王令诸郡王皆受经,为讲说甚详恳,门弟子常数十。矩矱严,诸生步立皆有则。尤重背诵,以身先之,无倦,诸生侍侧凛凛。时太守有十子,五子骄纵甚,虽守无如之何。一日,闻赵先生严,自领其子来,且遗一朴②,广二寸,厚半寸,书其面曰:“专治五子,毋及余生。”诸子一望见,即凛然,皆折节③受学守规。

——[明]朱国桢《藩国名臣》

(注)①埒:liè,同等   ②朴:pō ,古代的一种武器,窄长有短把的刀,双手使用。③折节:降低自己身份或改变平时的志趣行为。

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日所诵书必与之埒 马之千里者 B.且遗一朴  年且九十

C.以身先之     投以骨 D.书其面曰  其真无马邪

2.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赵准,藁城人”属于判断句。 B.“长身美髯”中“美髯”属于名词作动词。

C.“赵先生耻居其下”中“耻”属于使动用法。 D.“五子骄纵甚”属于状语后置句。

3.翻译下面句子。

时有敏少年,日记数千言,赵先生耻居其下,日所诵书必与之埒。

4.赵准有哪些特点?

九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