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书幽芳亭记

黄庭坚

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①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且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②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③以时发者也。

然兰蕙之才德不同,世罕能别之。予放浪江湖之日久,乃尽知其族。盖兰似君子,蕙似士大夫,大概山林中十蕙而一兰也。《离骚》曰:“予既滋兰之九畹④,又树蕙之百亩。”是以知不独今,楚人贱蕙而贵兰久矣。兰蕙丛出,植以砂石则茂,沃以汤茗则芳,是所同也。至其发花,一干一花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蕙虽不若兰,其视椒⑤则远矣。世论以为国香矣,乃曰“当门不得不锄”,山林之士,所以往而不反者耶!

(注释)①楚之逐臣:指屈原。②萧艾:野生蒿草,味臭,喻小人。③含章:包含美好的东西。④滋:种。畹:三十亩为一畹,九畹多于百亩,因此说楚人重兰而轻蕙。⑤视:比。 椒:像茱萸一样的植物。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士之才德盖一国

②自古人知贵兰

③所以往而不反者耶

2.下面各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乃尽知其族/乃曰“当门不得不锄”

B.女之色盖一国/盖兰似君子

C.沃以汤茗则芳/世论以为国香矣

D.且兰虽含香体洁/蕙虽不若兰

3.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兰独特的品格比喻君子,也比喻自己,也指出了统治者扼杀人才的行径。

B.开头就连用三个类比,即国士、国色、国香,将兰抬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C.第二段比较了兰与蕙的不同,指出兰似君子,蕙似士大夫。兰与蕙的栽培环境不同,两者的花之多少与香味远近也不同。

D.那些品节高尚的“山林之士”,纷纷远离当局“往而不返”,作者在文末寄予了深沉的世道感叹。

4.本文称兰为“君子”,《爱莲说》称莲为“君子”,两文中君子的美好品质有何异同?请你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九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