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马克思很早就针对人类空间的认识过程加以论述。自从人类意识产生后,空间就被对象化。随着资本主义全球的进程,空间又被资本化、政治化。构成方式和重要意义。历史进程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演进,把联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空间引入历史书写之中,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必然要求。

中国传统的历史书写中有极具特色的空间观念,“天下观”就是其中之一。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逻辑之下,京师被设定为天下之中,由城墙拱卫,京城之中复有宫城,以居住皇室。京城周边或曰京兆或曰顺天府,再外围则为“直隶”,南京为首都有南直隶,北京为首都有北直隶。直隶之外为行省。行省之外为藩属,通过朝贡制度维持联系。藩属之外则为蛮荒之地。这种同心圆结构的“空间”,既是地理、物理和有形的,也是哲学、文化、历史和无形的。但是,中国传统的这种空间观念所代表和承载的政治文化、典章制度和生产关系,在近代资本主义列强的全球扩张中遭遇了巨大挑战。在书写中国近代以来历史的过程中,把中国这个空间作为世界的一部分,从而把中国历史视为世界近代史的一部分,已经成为前辈学人的遵循。可以说,正是空间观念的改变形成了新的历史书写。

历史研究实践表明,自觉在历史研究和历史书写中突出“空间”要素,有助于我们深化对历史的理解。比如,一部世界近代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资本主义在全球扩张、强行复制其生产关系的历史,也就是资本主义在空间维度上排拒其他形式生产关系、进而改写其他空间政治建构和文化的历史。所谓“地理大发现”,其本质是欧洲列强在完全陌生的空间中强行复制其政治、经济、宗教、文化乃至国家结构的过程,其结果不仅仅是当地土著和维京人早已“发现”美洲的历史被改写,整个人类近代史的叙述结构和价值取向都被改变。再进一步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参战国基本依赖工业区和工业生产能力,而中国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落后的大后方支撑全面抗战。落后的大后方经历了怎样的改造,生产了什么样的产品,以至于能支撑如此长久的全面抗战?从“空间”要素入手,显然可以深化对这些问题的研究。

对“空间”的关注也有利于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从而使古老的史学焕发新的生机。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把“菲利浦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作为一个“世界”,其实正是将其作为彰显长时段综合性史学理念的特殊“空间”。这个“世界”里纷繁复杂的各种经济社会现象,无不与特定空间结合。

当前,在历史书写中,空间的重要性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从物理意义上说,历史事件和历史进程必定发生在特定空间之中;从哲学意义上说,历史又必定是政治性或意识形态性的。对历史书写而言,空间是主客观的统一和结合。空间制约历史书写的范围、内容和主题,但书写者绝不只是被动的,空间在很大程度上被其想象、界定、形塑。洞悉空间在历史书写中的角色和作用,在历史书写中体现空间这个要素的深刻含义,是深化历史研究的重要课题。

(编自张生《“空间”在历史书写中的重要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人类意识产生到资本主义全球化进程,空间经历了对象化、资本化和政治化的过程。

B.代表政治文化、典章制度等的中国传统空间观念在近代被资本化、政治化空间所击败。

C.资本主义通过复制自己生产关系、排拒其他生产关系来改写其他空间的政治建构和文化。

D.对历史书写而言,空间是主客观相统一和结合的理念,但其重要性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以马克思的言论引出把联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空间引入历史书写之中的意义。

B.第二段从中国传统历史书写中的“天下观”角度强调空间观念对历史书写的巨大影响。

C.第三段举例论证了自觉在历史研究和历史书写中突出空间要素有助于深入对历史的理解。

D.第四段从跨学科研究的角度论述了对空间的关注可以使古老的史学焕发新的生机的原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正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思想,形成了中国传统的历史书写中极具特色的空间观念。

B.如果我们在历史书写中改变空间观念,就能改写近代以来中国在世界近代史中的地位。

C.从空间要素入手研究中国全面抗故,能更深入地认识中国与二故中其他参战国的不同。

D.历史书写者要主动从空间角度思考历史,否则会被空间制约历史书写面遭到历史淘汰。

高二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