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严格意义上说,生态思想文化是针对当代生态环境问题反思而形成的现代话语,传统社会并没有面临今天意义上的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传统思想文化中并没有当代意义上的生态思想文化,我们今天研究传统生态思想文化,是从反思现代生态环境问题的角度,从传统思想文化中寻找生态思想文化资源。因此,研究传统生态思想文化,应注意从当代科学视角进行阐释和研究。

首先,应以现代科学精神与方法对传统生态思想文化进行阐释与研究。传统生态思想文化建立在传统农林牧渔业生产经验和主体自身生命直觉基础上,如果说其中蕴含科学精神的话,是一种建立在长期生产生活经验基础上的科学精神,这与建立在现代科学实验基础上的,追求精确数据分析和内在机理研究的现代科学迥异其趣。传统生态思想文化建立在直觉和经验基础上,具有自身特定的智慧和优势,但也存在自身的局限和缺陷,比如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能掌握其内在明晰的机理,因此不便于广泛传承与推广应用。这就需要我们用现代科学精神、方法,对传统生态思想文化进行重新审视、阐释与研究。

其次,应注重研究、揭示传统生态思想文化的内在机理。其内在机理是传统生态思想文化对自然运行变化规律的认识和运用,也是我们今天发挥、拓展传统生态思想文化功用的内在依据。传统生态思想文化的内在机理在传统生态哲学、生态治理、生态生产方式中有不同的体现,因而具有自身不同的层次:(1)生态哲学层面,如传统儒家、道家生态哲学所阐明的:人与万物从统一的自然造化过程产生,遵循共同的天地生长化育规律。人与万物具有自身的自然本性,即人与万物有自身的自然生命系统,有自身的自然运行变化规律。传统生态哲学均主张人的德性修养、生态治理及生产生活实践,应遵循天地自然造化规律和过程;(2)生态治理层面, 传统生态法令制度注重的“谨其时禁”,注重依据动植物生长季节制定相应的法令制度,体现了顺应自然造化规律和动植物自然本性的法则;而“谨其时禁”“取之有节”的法则均体现了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生态精神;(3)生态生产方式方面,传统桑基鱼塘模式中蕴含的物尽其用、物质循环利用机理;特定地域与生态环境相结合的生活模式,如贵州麻山地区人们在缺水少土的自然环境中,形成的耕作不翻表土,多种农作物混合种植,资源复合利用,农牧兼营和狩猎采集并行的复合生活方式。又如游牧民族与草原生活相应的生产生活方式等等,其内在蕴涵的复杂机理、丰富智慧,均有待研究、发掘,并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发扬光大。

再次,应注重对传统生态思想文化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之所以要对传统生态思想文化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一方面,传统生态思想文化本身包含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民俗多种存在形式,需要从不同学科分别进行研究。另一方面,地方性生态知识、生态智慧及技能,本身蕴含有丰富的内涵,涉及哲学、宗教、经济、民俗、农学、生态学、林学、气象等多学科内涵,要形成地方系统性生态知识,需要多学科综合研究。

(摘自陈红兵《传统生态思想文化的局限及其当代转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思想文化可以为今天越来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直接的借鉴经验。

B.传统生态思想文化也蕴含着科学精神,这有利于传统农林牧渔业生产经验的总结。

C.传统生态哲学认为,人与万物均有着相同的自然生命系统,都遵循着共同的规律。

D.对传统生态思想文化的研究既要从不同学科分别进行研究,又要多学科综合研究。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清晰地界定并阐释了传统生态思想文化的概念内涵,为观点论述提供了基础。

B.文章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应如何从当代科学视角出发研究、认识、阐释传统生态思想文化。

C.文章第三段从三个不同的层面研究、分析了传统生态思想文化的内在机理和丰富智慧。

D.文章多用现代语词,也巧用了一些文言词语,如“迥异其趣”等, 使论证更加简练有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当代科学视角去研究传统生态思想,也是思考、解决现代生态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

B.因为对直觉和经验的内在机理难以掌握、揭示,所以影响了传统生态思想文化的发展。

C.传统生态法令制度注重“谨其时禁”,这是建立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基础上的经验总结。

D.贵州麻山地区之所以会形成复合生活方式,是因为当地缺水少土,自然环境非常恶劣。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