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金庸小说从文化角度构建了中国的民族国家形象,建立了一个磅礴宏伟的“文化中国”,从而赢得了不同政治立场、不同价值观念的大多数读者的喜爱。这是金庸小说的决定性魅力。

金庸小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示是在两个向度上同时进行的。一个是从大处着眼,展示中华文化的多样性、综合性、融汇性;再一个是从小处入手,展示中华文化的奇妙性、精巧性和艺术性。从大的方面来说,金庸小说涉及儒家、墨家、道家、佛家等中国文化思想层面,组成了一部“三教九流”众声喧哗的文化交响乐。同时,他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描写了中国东西南北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神采各异的文化风貌,并且写出了不同朝代、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起伏演变,从而构成了一幅动态的、立体的中国文化长篇画卷。

在金庸的前期作品中,儒家思想和墨家思想明显占据显要的甚至主导的地位:《书剑恩仇录》和《碧血剑》都对主人公为民请命、为民锄奸的正义行为持赞赏笔调,《射雕英雄传》更是把郭靖所代表的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儒墨精神褒扬到了极致。在金庸的中期作品中,道家思想、游仙思想开始令人注目:《神雕侠侣》可以看做从前期进入中期的一座分水岭,这部作品既有郭靖掷地有声的“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之举,又有杨过蔑视宗法礼教、为个人爱情不惜与整个武林为敌以及单人独剑四方漂游之行。在金庸的后期作品中,佛家思想的气息愈来愈浓,在《连城诀》和《侠客行》中,是非善恶已经开始变得扑朔迷离、标准难立,狄云和石破天对于究竟应该如何做人,可以说自始至终也没有找到答案。

金庸的作品涉及几乎所有的中国文化分区,从《雪山飞狐》中的雪山极顶到《天龙八部》中的苍山洱海,从《书剑恩仇录》中的新疆雪莲到《笑傲江湖》中的福建山歌……经常在一些大部头的作品中带领读者进行全方位的中国文化旅游。金庸不仅描绘出了各地不同的景物、风俗,更写出了各地文化本质上的区别,使读者鲜明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版块构成”。例如郭靖成长于蒙古大漠,黄蓉成长于东南海岛,萧峰成长于中原武林,韦小宝成长于扬州妓院……这些人物身上的个性都与他们的“水土”密不可分。

金庸笔下的中国文化,在时间轴上也是富有变化的。同是儒家思想,在金庸笔下,宋朝时显得博大刚健,如郭靖与萧峰成为金庸小说中最高大的英雄;到了宋朝以后,则显得气象衰弱、难克重任;到了明末清初,儒家文化更显得酸腐可笑、百无一用,《书剑恩仇录》中的陈家洛自负文武双全,结果一事无成。金庸在表现中国文化时,并非一味弘扬,而是带有鲜明的批判。

金庸小说中这些“大文化”的展现是建立在具体描摹的基础之上的。例如在《天龙八部》中,金庸就通过对一个不知名的灰衣老僧的描写,充分展现了佛家文化一灰衣老僧轻而易举地制服了所有的超一流高手,他在给天下英雄论述佛法与武功的关系时说,练武功本是为了提高佛法境界,然而佛法境界达到很高时,却又不屑于练武功了。这种对“大文化”的了解,让金庸在写作时挥洒自如。

上世纪50- 70年代的文学作品,出于“五四”新文学的美学惯性以及重写历史和歌颂新中国的需要,对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否定多而肯定少,竭力给读者造成一种“开天辟地”的新气象。这样的国民文学使读者心理长期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相比之下,金庸小说所建立的民族国家形象,则从容、厚重,更具长久的稳定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庸小说之所以广受读者喜爱,是因为它通过不同地域文化的对比,构建起了一个磅礴宏伟的“文化中国”。

B.金庸小说涵盖了中国各地独特的文化风貌,并且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变,是对中国文化动态、立体的呈现。

C.金庸小说表现了几乎所有中国文化分区独特的风物,更写出了各地的文化区别及由此带来的人物性格的不同。

D.金庸小说建立的从容、厚重的民族国家形象打破了读者长期所处的紧张状态,因而更具长久的稳定性。

2.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主要采用“总一分”的结构,先总说金庸小说的优点,后分别从宏观、微观角度进行阐述。

B.本文大量使用金庸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作为事实论据,有力地证明了金庸小说的文化价值与艺术特点。

C.本文以狄云和石破天关于如何做人的迷茫为例,证明了金庸后期作品中有较为浓厚的佛家思想意味。

D.本文用《天龙八部》中的灰衣老僧的例子,旨在说明金庸完美地将佛学与武学整合在“大文化”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神雕侠侣》作为金庸的转型之作,既能体现中国文化思想的多元性对文学作品的影响,又能显示作者创作旨趣的变化轨迹。

B.金庸小说展示出的儒家文化,从宋时的博大刚健变为明清的气象衰弱,是因为他对儒家文化的态度由认同转向否定。

C.想要从金庸小说中体会其展现的“大文化”精髓,读者就必须具备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方式。

D.金庸能辩证的看待中国文化优劣,既批判其中酸腐无用的成分,又不像大多数上世纪50-70年代的文学作品那样刻意“求新”。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