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鬼卡点

张弛

贺崇武看到前方那个卡点,看到那个像鬼魅一般在暗蓝夜色和浓重雾气之中挥舞着“停”字牌的警察时,他的心一下抽紧了。一股冰凉的感觉瞬间贯注全身,好像掉进了冰窟窿里。他本能地松开了油门,任车子凭着惯性慢慢向那个警察滑过去。混乱的头脑里浮起了一个念头,事不过三,他的报应日到了!

他是在车子过黑水河的时候第一次浮起这个念头的。车至河心时,他隐约听见外面传来咋察一声,似乎是冰面开裂的声响。那一瞬间他心一哆嗦,本能地点了一脚刹车。但很快反应过来,如果骤然停车,整个车体的重量瞬间压在一块局部冰面,只能加大那开裂。他的脚颤颤地、悬浮着踏在油门上,使之保持适当的给油力度。车子略慢一瞬,又开始匀速前进。那是他第一次浮出这个念头,报应日到了!他在内心盲目地祈祷着。两手紧握着方向盘,眼睛死死地盯着前方河岸,岸边那鵝卵石密布的坡地和枯瑟悬的树木越来越近……

车子上岸后,他略略松了一口气。他就这么驾着这辆破车,做着心惊胆战的白日噩梦从冰河上蹚过来了。噩梦又开始在头脑中翻涌……他想不明白,那一瞬间他咋就那么疯狂,狗日的再坏,也不能下这么狠的手……现在全完了,时间是无法倒流的……他用力地晃着脑袋,把各种绝望恐怖的念头像鸭子抖水似的从脑袋里抖出去,没有意识到高度的神经紧张已经蔓延到身体的每个角落,他的脚板已经不知不觉踩紧了油门。

突然,一个毛团从车前的雪地中一晃而过,他本能地一脚刹车。山岭沟壑瞬间旋转起来,车子剧烈地晃动着,等他醒过神来,车头已经调过180度,朝着来路了。车轮子就压在崖边上。他惊出一身冷汗,那个报应日的念头又一次浮上心头,他眼神空茫地盯着蹲在树林里的那个长耳毛团,半天才意识到那是只野兔。

此刻已经是第三次了,又到命悬一线的关键时刻了。他眼睛朝遮阳板上骨碌了一下,就恐惧地转去盯着那个越来越近的警察。他盯着他的警察棉袄右胯兜那个部位。尽管御冬棉袄鼓鼓囊囊,但那个部位细看仍凸起一物,这和他预料的一样。他内心不由一阵绝望。遮阳板后面的那把刀子,尽管有20厘米,也不是那个东西的对手。在车停下的一瞬间,他闭了一下眼睛,一切都听天由命了。

“笃笃笃”的敲玻璃声迫使他睁开眼,他看到右侧车窗玻璃上紧贴着的那张脸。两只眼睛活像黑人的白眼珠,闪动着亢奋的光芒。那种古怪的笑容,仿佛对他的到来既兴奋又好奇,像个第一次见到汽车的原始人。

他不由自主地瞟了一眼遮阳板那里。

冻死我啦!零下35摄氏度,你知道吗?我在雪地里等了你整整半个小时……

他的心骤然提到了嗓子眼儿……

然而,警察的动作出入意料,只见他把两只手伸到暖风出口那里正面反面地来回烘烤着,烤热了就伸到脸上干搓着,黑脸上眼睛半眯着,显然十分享受。半天了才享受地长吐一口气,道:你还在老鹰嘴爬坡时我就听见了,就跑出来接了。我还以为是老李上来了,咋的?咋连着三天不见一辆车上来?!

他盯着警察,对方丝毫没有采取行动的征兆。对方不动,他更不敢轻举妄动,毕竟敌强我弱,不逼到绝路上……他弱弱地嘀咕了一句:你在等谁?路都断了……

路断啦?咋断的?警察停止搓脸,睁圆眼睛诧异地问道。

百尺崖雪崩,把路埋了……

你没带违禁品吧?警察忽然问道。

他一愣,一时竟吓蒙了,眼珠子管不住地朝遮阳板一瞟。

黄羊皮?猎隼?雪莲?警察提醒着。

他一下明白过来,松了口气,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没有没有!

警察扭过身子朝后窗张望一番,皮卡车厢里空空荡荡。转过身来道:下车吧。

下车?他又愣住了,心虚气短地问了句:下车干吗?

天黑了,你不住下你咋办?

我跑长途的,常开夜车。

那是在别处,这条沟里你敢开夜车?你知道这叫啥沟吗……

留不留下?他激烈地盘算了一番,觉得警察现在还没怀疑到他,如果硬要走……再加上自从出事,他已经三天三夜没睡觉,这一路逃亡又太过凶险,他有种身心俱疲,再也爬不动一步的感觉……

高警官,您不必这么麻烦,我带的有吃的,够咱们两个……

来来来,你是我三个月来见到的第一个会说话的活人!这块好肉给你!

(节选自张弛《鬼卡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贺崇武开车遇险,“本能地松开了油门”“本能地点了一脚刹车”。“本能”。是下意识的举动或反应,突出贺崇武驾驶技术娴熟高超。

B.文章大量心理描写,直接深入贺崇武心灵,揭示贺崇武紧张、恐惧、后悔、矛盾的内心,表现他丰富而复杂的心理活动。

C.警察见到不顾极端天气仍旧跑车的司机,有职业的警觉,可三个月来的孤独、寂寞生活,让他再见到人,兴奋、亲切还是占了上风。

D.高警官与贺崇武的“交锋”,扣人心弦,又引人深思。作为文章的次要人物,作者塑造高警官这个形象,其中一个作用就是推动情节发展,丰富故事内容。

2.贺崇武第三次遇险了,文章却在此时叙写了他前两次遇险的事,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3.有人说,贺崇武是亡命之徒,他一定会负罪逃窜顽抗到底;有人说,贺崇武良知尚在,他会回头自首。你同意哪种说法?请结合文章简述理由。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