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清朝统治者和士大夫们深感“创巨痛深”,因此“人人有自强之心,亦人人为自铎之言”……他们接过林則徐、魏源所倡导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旗帜,采西学,设局厂,谋自强,掀起了一场以“求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这一以“师夷智”为新内涵的经世运动,不仅给经世学注入了新内容,将晚清经世实学思潮推向高湖,而且造成中国文化结构的异动,为近代“新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黄长义《晚清经世实学的流变》

(1)根据材科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前期““师夷智”运动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材料二  甲午战后,更多的人开始以宽容的态度,接受西学。谈谈西学不再如以往那样被诋毁为“士林败类”“名教罪人”,而是“识者渐知西法之不能尽拒,谈洋务者不以为为深耻”……维新人士试图建构的全新内涵的“中体西用”思想是在曲折中不断得到认同。康、梁等人倡导的“中体西用”,其内涵上大大超过了洋务派所主张的学习西方的器械、技艺的表层。

——摘编自刘长生、郑征成《中体西用思想与维新运动》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维新派的“中体西用”有何新发展和局限。

高二历史材料分析题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