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宪法是一种不成文的宪法,它由历史上形成的许多习俗、惯例组成……用议会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限制了君主制的权力,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英国还出现了世界最早的政党。总而言之,英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成就都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在一定意义上开创了一个新的文明

——现代文明。——摘编自李少玉《17世纪以来英国政治制度的变化》

材料二  民国时期北京政府效仿欧美、日本等国法律,建立了近代法律体系和律法制度别在程序法和实体法领域为后来的法律近代化奠定了基础……(它们)废除了中国传统法律中的旧名词,西方习以为常的禁止刑讯、独立审判的原则及审判公开制度、陪审及辩护制度等也逐渐进入中国法律体系。民国时期法律体制改革……是中国法制史上前所未有的革命,为此后中国法律的发展指明了清晰的路线图。

——摘编自许克江、马烈《试析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法制建设》

材料三  一个国家制度的成熟完善和执行、监督的坚决有力,这是现代化对国家治理体系提出的基求……站在现代化的角度看问题,国家的强大就在于制度的强大。毋庸置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重在加强国家制度建设。

——摘自许耀桐《北京日报》2017年3月13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在政治方面为世界提供范例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华民国成立初期法制改革的主要特点。

(3)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史实证明材料三的观点。

高一历史材料分析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